第十八章 五行傍身-《非全日制英雄》

第十八章 五行傍身(第1页)

“一年前联邦科学院考古队在中原道挖出来的。”

周琦自顾灌了一大杯茶水,逐渐平复心绪,解释道:“墓在安阳,墓主人的身份是个迷,不过时间不晚于商代,地位也至少是个贵族。

这块青铜符饼…”

他指了指桌上的照片:“是在墓主的棺椁里找到的陪葬礼器。”

谈天打了个哆嗦浑身不自在,周琦接着道:“当时联科院文物研究所召集了一大批鉴定专家和古文字学者,想要搞懂这块礼器上的文字。

要知道鉴定古文字这种事情往往是人多力量大,当时我刚刚任聘姑苏大学书法系教授,凭借一篇古象形文字鉴别论文,也收到了他们的邀请。”

“全联邦最一流院校的几十号教授齐聚燕都,鉴别象形符号的工作进展相当顺利。”

回忆到此周琦露出一丝微笑,想必当年他在其中也出力不少:“五个小组夙兴夜寐分头行动,两三天后陆续都有了进展。

最后众人比对结果,意识到这些符箓古文字竟然象征‘五行’…”

“五行?”

谈天没忍住问道。

周教授点点头,他将桌上的青铜符饼照片和速写本并排而置,指着其中一个图案问谈天:“你是亲手画过一遍的,再仔细看看,它像什么?”

谈天盯着那片繁复而毫无规律可言的纹路,只觉得抑扬顿挫、别有一番美感。

但很久也没看出个所以然,只好对周琦摇摇头。

“眯起眼睛再看,把它当成一幅素描,看轮廓、找明暗关系。”

周教授拿起那张照片,和谈天的眼睛拉开一段距离,提示道:“把它当做图画去看,而非文字。”

谈天定了定神按照周琦的指导重新去看,眯起眼睛整个画面都模糊起来,繁复的纹路被弱化、晦涩的笔画线条已不再重要,原本琐碎的图案变成一个完整的画面,高低起伏、皴皱纵横…他猛地睁大眼睛,对周琦道:“山,就像是一座山!”

“不错。”

周教授颇为欣慰地点头,手指着那片图案道:“这些图案纹路看着纷繁复杂,不属于甲骨文、金文体系,但本质上也是高度抽象的象形符号。

当年参与鉴定的古文字专家们都一致认为,把五幅符箓图案当做画而非字来辨认,更容易辨别其意义。”

谈天似懂非懂,又将视线移动到上午他曾完整画出的两幅图案上,果然换了思路便有了全新视野——只见第一幅图案纹路上部分四散交叉分离、下部分竖直浑然一体,好似一株开枝散叶的千年古树。

第二幅图案更加熟悉,线条轮廓如断续的水波,汇成一道蜿蜒曲折的河流。

虽然不甚了解毫无研究,但作为华夏人谁没听说过“五行”

呢?谈天还知道那个关于“金木水火土,谁的腿最长”

的冷笑话。

想到这里思路便豁然开朗,他指着两幅图案问:“这张代表木,这张代表水…”

又指向那副“山”

:“这张就是土!”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