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成问题的问题-《贫血集》

不成问题的问题(第7页)

“咱们这里没有等级,全是朋友;可是主任到底是主任,不能吃猪菜的钱!

晚上打几圈儿好啦!

要得吗?”

他自己亲热地回答上,“要得!”

把个“得”

字说得极长。

几圈麻将打过后,大家的猪菜钱至少有十分之八,名正言顺地入了主任的腰包。

当一五一十的收钱的时候,他还要谦逊地声明:“咱们的牌都差不多,谁也说不上高明。

我的把弟孙宏英,一月只打一次就够吃半年的。

人家那才叫会打牌!

不信,你给他个司长,他都不作,一个月打一次小牌就够了!”

秦妙斋从十五岁起就自称为宁夏第一才子。

到二十多岁,看“才子”

这个词儿不大时行了,乃改称为全国第一艺术家。

据他自己说,他会雕刻、会作画、会弹古琴与钢琴、会作诗、小说,与戏剧:全能的艺术家。

可是,谁也没有见过他雕刻,画图,弹琴,和作文章。

在平时,他自居为艺术家,别人也就顺口答音地称他为艺术家,倒也没什么。

到了抗战时期,正是所谓国乱显忠臣的时候,艺术家也罢,科学家也罢,都要拿出他的真正本领来报效国家,而秦妙斋先生什么也拿不出来。

这也不算什么。

假若他肯虚心地去学习,说不定他也许有一点天才,能学会画两笔,或作些简单而通俗的文字,去宣传抗战,或者,干脆放弃了天才的梦,而脚踏实地地去作中小学的教师,或到机关中服务,也还不失为尽其在我。

可是他不肯去学习,不肯去吃苦,而只想飘飘摇摇地作个空头艺术家。

他在抗战后,也曾加入艺术家们的抗战团体。

可是不久便冷淡下来,不再去开会。

因为在他想,自己既是第一艺术家,理当在各团体中取得领导的地位。

可是,那些团体并没有对他表示敬意。

他们好象对他和对一切好虚名的人都这么说:谁肯出力作抗战工作,谁便是好朋友;反之,谁要是借此出风头,获得一点虚名与虚荣,谁就乘早儿退出去。

秦妙斋退了出来。

但是,他不甘寂寞。

他觉得这样的败退,并不是因为自己的浅薄虚伪,而是因为他的本领出众,不见容于那些妒忌他的人们。

他想要独树一帜,自己创办一个什么团体,去过一过领导的瘾。

这,又没能成功,没有人肯听他号召。

在这之后,他颇费了一番思索,给自己想出两个字来:清高。

当他和别人闲谈,或独自呻吟的时候,他会很得意地用这两个字去抹杀一切,而抬高自己:“而今的一般自命为艺术家的,都为了什么?什么也不为,除了钱!

真正懂得什么叫作清高的是谁?”

他的鼻尖对准了自己的胸口,轻轻地点点头。

“就连那作教授的也算不上清高,教授难道不拿薪水么?……”

可是“你怎么活着呢?你的钱从什么地方来呢?”

有那心直口快的这么问他。

“我,我,”


(第7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