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坐不住的朱棣-《大明:开局气哭朱元璋》

第17章 坐不住的朱棣(第2页)

晋王朱棡却一脸愕然,抬头正对上朱元璋的目光。

“晋王有何疑问?”

朱元璋问。

“儿臣并无。”

朱棡赶紧低下头,同样是北伐的一员,自己没碰上敌人也就罢了,怎么还被削掉两千精兵?

“晋王须牢记,朕最厌恶手足相残之事。”

朱元璋不忘敲打这位三儿子。

写信离间太子与朱棣,削掉两千亲卫已算是手下留情。

秦王、晋王、燕王等几位藩王就藩时,每人皆携一万五千精兵,虽削去两千,但还不至于伤筋动骨。

“诸位爱卿随朕驰骋沙场多年,久离故土,今日皆可归乡省亲,朕已备好厚礼相赠。”

朱元璋起身,为此次朝会画上句号。

“谢陛下恩典,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群臣伏地,恭祝之声回荡大殿。

朱元璋望着众人,那些曾经的同袍好友,如今已风流云散。

若他当年能再宽容些,今日留下的人或许会多一些吧?朱元璋心中暗想。

待朱元璋离去,群臣方起身。

退朝之后,朱标自然而然地与朱棣并肩而行,在众多皇子中,两人关系最为亲密。

因此,朱标并未将朱棣的失礼之举放在心上,但朱元璋却耿耿于怀,因为他想到了朱寿提及的未来。

倘若朱标真的遭遇不测,动手之人必是燕王朱棣无疑。

然而,朱元璋此刻发现,秦王、晋王等藩王的实力同样不可小觑。

削一个藩或许会引起些许波动,但若同时削藩,则无甚大碍。

“四弟,父皇近日变化颇大。”

朱标与朱棣低声交谈。

“嗯,按以往,父皇定会让咱在京师住上几年,断不会动燕地的兵马。”

朱棣点头赞同,这对敏感的政治动物已然察觉到朱元璋的意图。

“看来北元已是强弩之末,北方驻军确实过多。”

朱标沉吟道。

尽管军户制度堪称良策,让朱元璋豪言“养兵百万,不耗百姓一粒米”

,但这话显然过于理想化。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