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削藩-《历代王朝更迭》

第74章削藩(第2页)

窦婴站起来,敬刘启一杯酒,说:“天下是高祖皇帝的天下,父子相传是惯例,这皇位不能传给梁王刘武。”

窦婴和窦太后是一家人,他阻碍刘武,窦太后很想不通。

窦婴和窦太后之间,本就存有嫌隙,这次连脸皮都撕破了。

太子之位是宝贝,但也是烫手的山芋。

尽管窦婴是侄子,但好事被坏,窦太后从此记恨窦婴。

窦太后记恨窦婴,脸色难看;窦婴以现任官卑职小为由,称病辞职。

窦婴辞职,正合窦太后心意。

窦太后一不做,二不休,索性做得干净利落,除了窦婴门籍,不许朝见皇帝。

窦婴走人,刘武继承帝位就少了一大阻力,窦太后想得倒是简单。

眼见窦婴要完蛋,却突然突然跳出来一位救星——晁错。

短短几年,这位心雄志远的中大夫就写了《言兵事疏》《守边劝农疏》《募边实塞疏》和《举贤良对策》等书。

刘启登基后,智囊晁错一飞升天,由中大夫升为内史。

晁错如日当空,光芒耀眼,红得发紫。

为施展大才,他一不做,二不休,径直气死当朝丞相申屠嘉。

申屠嘉是梁人,曾跟随刘邦,因资格老被提拔为丞相。

他先是队率,后升关内侯,接着迁升御史大夫。

他清廉正直,不接私客,然而却有点妒忌心。

他刚担任丞相,很看不惯邓通的言行举止。

一次,他找了个机会,欲斩邓通,可关键时刻被刘恒派使者持节救走了。

没想到的是,才事隔五年,又冒出一个极度让他不顺眼的人,这个人,就是刘启身边的红人晁错。

晁错担任内史,因为受皇帝宠爱,地位很高,权力也很大,许多法令制度他都奏请皇帝变更。

同时还讨论如何用贬谪处罚的方式来削弱诸侯的权力。

而丞相申屠嘉也有感于自己所说的话不被采用,因此忌恨晁错。

晁错担任内史,内史府的大门本来是由东边通出宫外的,使他进出有许多不便,这样,他就自作主张凿一道墙门向南通出。

而向南出的门所凿开的墙,正是太上皇宗庙的外墙,申屠嘉听说之后,就想借晁错擅自凿开宗庙围墙为门这一理由,把他治罪法办,奏请皇上杀掉他。

但是晁错门客当中有人把这件事告诉了他。

晁错非常害怕,连夜跑到宫中,拜见皇上,向景帝自首,说明情况。

到了第二天早朝的时候,丞相申屠嘉奏请诛杀内史晁错。

景帝说道:“晁错所凿的墙并不是真正的宗庙墙,而是宗庙的外围短墙,所以才有其他官员住在里面,况且这又是我让他这样做的,晁错并没有什么罪过。”

没杀成晁错,还在群臣面前赔礼,申屠嘉悲愤异常。

他对长史说:“我应该先斩后奏,先报告再斩,一定误事。”

因他迟迟不落刀,邓通被刘恒救走,申屠嘉不吸取教训,气死活该。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