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情商高、会说话的人,本事往往就体现在分寸之间,尤其是那些在各种场合都能得心应手、彰显风趣的人更是如此。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感受,我们总会羡慕那些在各种场合都能活跃气氛、风趣幽默的人。
有些人好像张嘴就是段子,在饭桌上出尽风头。
但是当我们在相同场合,仿照他们的样子讲段子的时候,却会发现没那么容易。
有时候,我们的本意是打破尴尬,说了几个笑话刻意去热场,可讲完之后,场面往往更加尴尬了。
我在前公司(一家信息技术公司)就有过这样的经历。
部门团建,饭桌上大家都很沉闷,一位同事想调节一下气氛,讲起了自己百试不爽的一个段子:「程序员为什么在下雨天比常人反应要快几秒?因为他是秃顶!
」
这位同事讲得很起劲,可是突然发现,全场没一个人回应他,空气好像都凝固了。
这时候,头顶有些稀疏的领导咳嗽了一声,出门抽了根烟。
之所以发生这样的状况,是因为我们在与人沟通或闲聊的时候,面对的其实是一个复杂场景:你所处的场合不同,交流的对象不同,甚至你不知道对方会有哪些禁忌,在这样的情况下,你说话的分寸就很重要。
一个情商高、会说话的人,本事往往就体现在分寸之间,尤其是那些在各种场合都能得心应手、彰显风趣的人更是如此。
因为,幽默本身就带有一些锐利的感情色彩,你要调侃一件事情,让人看到其中的笑点,往往就要去戳破一些东西。
在你戳破它的时候,如果把握不好分寸,不但你说出来的笑话不好笑,还容易触碰到别人的底线,或者显得不合时宜。
就像我那位调侃别人秃顶的前同事一样。
但是,如果你能够把幽默的分寸、尺度都拿捏得很好,日常交流中的分寸和往来对你来说就很简单了。
把握说话的分寸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把握说话的分寸
不同场合,要把握现场气氛
说话要分场合,这听上去像老生常谈。
你一定知道,公开场合不要开别人私生活的玩笑,严肃场合不要开轻佻的玩笑。
但是除了这些明显不能触碰的雷区之外,我们生活中更多会遇到的是一个场合是否合适说一些轻松的话以及如何说;如果可以开玩笑,那么开到什么程度,这就是一个需要精细化拿捏的问题了。
比如开会的时候,大家?都很严肃,你当然知道不能开轻佻的玩笑。
但是,我们在这种场合能说些什么来调节一下气氛呢?再比如要参加面试或者做述职报告,如果你想通过幽默给面试官或领导留下好印象,把握什么样的分寸能起到好的效果呢?
我们可以借用喜剧表演来帮助理解。
看一个人能不能成为好的喜剧演员,有一个基本要求,那就是看他对所处的场合、环境有没有敏感度。
我借用心理学上的一个?词——场域敏感度,来定义这种能力,场是「场合」的场,更是「磁场」「气场」的场。
也就是?说,一个人是否有足够的敏感度,去判断所处的场合氛围是什么样的,是紧张的还是放松的,适不适合幽默一下调节气氛;如果适合,那么哪些行为能做,哪些行为不能做。
幽默的产生非常微妙,它非常依赖场合和环境,只有在放松的状态下才容易有效果。
如果这个场合是紧张、压抑的,那么刻意调节气氛可能会弄巧成拙。
如果判断场合是严肃的,比如部门里正式的项目总结会、公司会议或行业论坛,你把握不好就不要开玩笑。
保持职业性,是最安全的做法。
但如果轮到你发言了,此时周围的气氛已经非常倦怠,大家都在打瞌睡、玩手机,而你非常明白,这对你来说是一次重要的发言,甚至会决定你的升迁,那么此刻就需要你来强行调节气氛了。
遇到这种情况,幽默一下是最好的方式,但是,具体怎么做呢?
请记住一个核心要点:?敏锐地抓住现场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让气氛放松下来。
「共同关心的问题」可能是一个话题,也可能是大家共同的情绪。
这里的情绪是紧张或者慵懒都不重要,只要是大家真实的情绪、有共鸣就可以,而通过你把它说出来,自然会让现场先放松下来,大家的注意力会转移到你的身上,此时再说你想说的话就会事半功倍。
比?如,会议室里的同事都在玩手机,大家心里都清楚,可是没人会说。
你上台的时候就可以说:「下面我要发言了,大家先别玩手机了,不然一会儿我讲得更?无聊了,你手机又没电了。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