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节 毒心-《宫墙春:骤雨打新荷》

第 2 节 毒心(第1页)

()

我爹高中状元那日,抛弃了我娘这个供养他读书的糟糠妻,娶了尚书嫡女。

多年后,我爹为了杀我,把我娘剥皮抽筋,暴尸十日……

我娘天生跛脚,所以亲事极为艰难,不过她有一手好绣活,一幅麻姑拜寿的绣品卖过五两银子的高价。

所以还是有媒婆登门给我娘说亲的,但是介绍的都是鳏夫或者泼皮无赖这些人。

我娘不愿意,所以亲事一直耽误着。

一直到遇见我爹,不到两个月,两人就成了亲。

人人都说我娘祖坟冒青烟了,一个瘸子居然能嫁给一个秀才,做秀才娘子。

但是外人不知道的是,我爹家里就只剩一个空壳,家中为数不多的田产早就换了银子来支撑我爹这些年读书,就连办喜事的银钱都是我娘私下给我爹的。

如今家里根本没有进项,连祖母重病看大夫的银子都拿不出来,如果不是遇到我娘,我爹肯定没办法继续读书了。

这些我娘顾着我爹的面子,从不对外人提及。

有了我娘,我爹就不用操心银钱琐事,开始专心准备科举。

读书费钱,祖母的汤药也是一笔不菲的花销,我娘的绣品虽不愁销路,但是毕竟是精细活,一个月也只能出一幅绣品,换的银子看似很多,却也仅够我爹买笔墨纸张的银子,祖母的汤药银子还是不够。

我娘只好点灯熬油没日没夜地绣绣品,才勉强能够一家人花销。

不到一年,我娘的双眼熬花了,乌黑的头发也枯黄了,双手和双肩经常夜里酸痛到无法入睡。

我娘心疼银子不肯看大夫,想着忍忍就好,而这些我娘都不敢跟我爹说,怕耽误他读书。

祖母也在这一年去世,家里少了一份汤药的花销,我娘本以为担子可以轻松一些,但是我爹却说想出去游历一番,长长见识,对科举文章也有帮助,不至于科举写文章言之无物。

出去游历,那就要花银子,穷家富路,我娘不舍得我爹受苦,把自己为数不多的首饰当了,换了银子给我爹出门游历。

我爹游历了一年归来,刚到家不过三天,就急匆匆收拾行李进京赶考,但是明明距离科考还有一年多时间。

我娘不舍,却被我爹呵斥:「妇道人家,见识浅薄,科考当然要提前过去准备,也能打点一二,你速速把家中银钱都给我,等我考中,你也有脸面。

我娘无奈,只能给我爹准备去京城的行李,怕我爹受苦,不光把这一年攒的银钱全都给了我爹,还另外借了一些银子。

这一走我爹就彻底没了消息,也就在这时我娘发现怀上了我,身边无亲人,我娘一个人咬牙生下了我。

她满怀希望地等着,等着我爹高中,回来接她,为此我娘还给我取了小名叫阿希。

可是又足足等了一年,我娘依然不见我爹回来,她心中着急,以为我爹出了意外,就收拾行李准备带我去京城寻我爹。

也就在这个时候,一群大汉拿着我爹的借据上门了,说我爹借了钱庄五百两银子,抵押物是我娘。

我娘不信,领头的拿出我爹亲手写的借据给我娘看,我娘虽然不识字,但是对我爹的名字是认识的,只是一眼就看出这借据确实是我爹写的。

我爹一去不归,钱庄只能让我娘还钱,如果不还钱,就抓我娘入狱,或者把我和娘都卖掉用来抵债。

我娘无奈,只能答应还钱。

五百两银子连本带利,我和我娘省吃俭用,没日没夜地做活,用了十五年才还完,而这十五年我爹一点消息都没有。

我娘觉得我爹定然是出了意外,否则不会一直不归家,经常以泪洗面,想我爹的时候,把我爹给她写的诗拿出来看。

小时候我娘总是拿着这些诗一脸幸福地告诉我,当年我爹每日去绣庄看她都专门给她写一首诗,也是因为这样,我娘才决定嫁给我爹的。

等我大点认识字的时候,我看过那些我娘所谓的情诗,其实根本不是诗,就是誊抄文章写坏的草稿。

我把这些告诉我娘,我娘动怒了,第一次红着脸呵斥我,八岁的我也是第一次被我娘打,打完我,我娘又心疼地抱着我大哭。

自此那些所谓的诗成了我和我娘的禁忌,谁都不去提。

但是我却知道,我爹其实根本不爱我娘,当年他娶我娘无非是看中我娘能赚钱,能供他读书,能为他侍奉祖母,好让他安心读书,他只是要一个会赚银子的奴才,他害了我娘一辈子。

所以我爹不回来也肯定不是出了意外,他临走之前借了那么多银子,应该是早有预谋了。

我曾经隐晦跟我娘提过,但是我娘不信,她始终满怀希望,每日都为我爹祈祷,甚至常年吃素,来希望我爹平平安安。

在还完五百两银子的第二天,我娘就带着我收拾行李去京城找我爹。

我本来是不愿意去的,但是我娘坚持,我又担心她一个人路上不安全,只能跟着她一起。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