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深夜,我仍在加班剪辑一个十几岁学生卖「两卡」的视频。
「我没有诈骗,真的,我不知道卖自己的卡是犯法的!
叔叔,给我一次机会吧……」视频素材里,稚嫩的嫌疑人无力地申述着,看上去是那样无辜。
可惜,他要付出代价。
「两卡」即银行卡、手机卡,申请起来并不麻烦,但卖出去能赚几百到一千元不等。
电诈分子利用这「两卡」去从事黑灰产犯罪活动,特别是洗钱,让卖卡者成为工具和帮凶,自己则隐藏在幕后。
缺乏辨别是非能力的年轻人,即使明知有违法的风险,仍铤而走险地去挣这一点蝇头小利。
他们想在事后靠一句「不清楚、没参与」蒙混过关,但往往后悔莫及,毕竟「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可不是开玩笑的。
这就是「电诈工具人」,电诈犯罪链条里最底层、最悲惨的人群。
视频里,年轻人绝望的哭诉让我心情压抑。
谁知几分钟,余烬带来了一个更忧郁的同事。
他叫阿郁,是东城派出所的民警,前不久刚从西城派出所调过来。
阿郁的脸上仿佛盘旋着乌云,浓黑的眉毛拧成疙瘩,眼睛里满是惆怅。
「阿特,我知道你和余烬经常办理一些诡异离奇的案件,但我遇到的这件事才是真的吊诡。
我希望你们听完后告诉我,我到底是不是遇到鬼了。
「事情还要从两个多月前说起。
一月底的时候,我还在西城派出所,某天下午我值班时,接到报警电话,说一中年男性在萧城大道的河边溺水了。
我当时挺纳闷的,那是条景观河,水位极低,中心处还不到成年人的胸口,连小孩子都不可能在里面溺水,何况大人?
「我带着辅警赶紧去了现场,到了以后发现附近已经站满了围观群众。
拨开人群,我看到那个溺水的中年男子面朝下漂浮在水面上,显然已经死去。
他穿着一身运动装,挽起了裤腿,价值不菲的运动鞋正整齐地摆在岸边。
「我吼了旁边围观的群众几句,质疑他们,这么浅的水,怎么都不愿意伸手救助一下,过于淡漠。
他们指了指不远处岸边栈桥的电闸铁箱,我这才发现铁箱里的电缆被割断盗走了不少,而断裂垂落的部分电缆,正歪歪斜斜地插进在离男子不到10米的地方。
「分局的法医也来到了现场,他们证实男子的确是触电后,僵直地在小河里活活溺死的。
那男子为什么要摸进河里呢?我走访了附近的目击者,他们说男子是在附近散步时,被另一个骑自行车的小青年撞了一下,手机滑进了河里。
「那小青年没停车,看了一眼就扬长而去。
男子追了几步,随即转身去河里捞手机,谁知刚下水就直挺挺地倒了下去。
大家看了附近破损的电闸箱,所以都不敢上前,只能报警。
「我们很快地找到了那个撞人逃跑的小青年,他叫小龚,黑黑瘦瘦,戴着眼镜,性格也比较内向,是附近一家影视文化公司的文员。
「他说上午自己在河边骑车时确实撞到了人,但他回头看到那人既没摔倒也没受伤,害怕被纠缠,就直接走了。
由于当时戴着耳机听歌,所以没听见男人在喊什么,更不知道把人家手机给撞掉进了河里。
「小龚看上去老实巴交的模样,说法也没有漏洞。
进一步调查后排除了他的嫌疑,案子也被定性为意外事故,只是那个偷盗电缆的贼还在追捕中。
」
我听完故事,并没察觉异样,意外事故罢了,每天都在发生。
但余烬的表情仍旧凝重,这代表这件事绝不简单。
我示意阿郁继续说下去。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