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到仇恨,我们的脑海里会联想出很多很多电影电视剧,黑社会题材的电影会涉及复仇,比如《古惑仔》系列,历史题材的影视剧也会涉及复仇,比如《三国演义》。
在那样一种虚构背景下,复仇似乎还有点英雄主义色彩。
但是,犯罪题材的影视剧一旦涉及复仇就会非常小心,会把暴力复仇这个最终权力交给国家,比如《沉默的真相》。
可惜,总会有一些人,终其一生都被仇恨这条看不见的铁链锁住,最终将自己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这一期,我将带你走进复仇者的犯罪心理。
2018年2月15日,这一天是狗年除夕,根据当地风俗,在除夕当天,各家都要去祖坟祭拜先人。
汉中市王坪村的王家兄弟两人祭拜完先人后在回村的路上被张扣扣用尖刀猛刺,二人当场死亡,随后张扣扣又闯入王家,杀死了他们的父亲,并放火烧了王家的轿车,随后逃走,又于17日投案自首。
这一夜,王家和张家都准备好了年夜饭,可是,两家都注定无法团圆了。
凶案发生后,整个村子一下子就炸开了锅,失去了往日的平和宁静,所有人都在讨论这起连杀三人的重大刑事案件,但,想要讨论清楚这起案件,就必须回到22年前,发生在张王两家之间的那场恩怨。
1998年8月27日,张、王两家因琐事发生口角,王家的二儿子和三儿子更与张扣扣的母亲发生肢体冲突。
三儿子举起棒子打在了张扣扣母亲头上,致其死亡,行政案件变成了刑事案件。
母亲的死亡让张家人陷入巨大的悲痛和愤怒之中,可惜当年法院的判决并没有给到张家想要的正义,由于三儿子还未成年,法院以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判决他有期徒刑7年,民事赔偿九千六百多元。
对于这一判决结果,张家显然是不满意的,张家死了一个人,而法律却只让王家一个未成年人坐牢,而且这7年有期徒刑最后减刑到了4年。
张王两家的恩怨就此结下。
很多人会惊呼一声,22年前的恩怨,按理说,都过去这么久了,时间会冲淡一切,为什么在张扣扣这里最终会酿成大祸呢?
这还要从张扣扣母亲遇害那一天张扣扣的经历说起。
据张扣扣自己陈述,母亲被王家人打死的时候,有三个场景让他即便过了这么多年仍然历历在目,一是三儿子打在妈妈头上的那一棒;二是妈妈在他怀里断气的时候,鲜血在喉咙里面「咕咕咕咕」地作响;三是妈妈的尸体在马路上被公开解剖,头皮被割开,头骨被锯开。
这些场景别说对于一个13岁的小孩子无法接受,对于成年人来说,也是极大的创伤的。
容易导致创伤后应激障碍。
简称PTSD。
什么是PTSD呢?创伤的本质在于将人逼到了理解能力的边缘,让你无法用日常的经验和语言来对创伤进行描述和理解。
当描述和理解变得不能时,图像就会以噩梦或闪回的方式出现在我们的大脑里。
举个例子,经历过残酷战争患上创伤后应激障碍综合征的战士,就算回到家乡,睡到半夜的时候,也会觉得自己还身处战场,他们是无法把过于残酷的信息整合到自己的认知体系里来。
再比如,恐怖片看多了,晚上会做噩梦也是这个道理。
这件事情的处理在情感上也给张扣扣带来了情感创伤。
事后,凶手有三个人只有一个受到了惩罚,而且这个惩罚跟生命相比无足轻重,甚至连像样的赔偿都没有,这件事情,谁能理解呢?谁又能心安理得的把这种情况整合到自己的生活中呢?
那创伤会如何影响一个人呢?
创伤会导致人前额叶受损,前额叶的位置就在我们的额头下面,这里受损会导致人际关系表面化的、缺乏创意、缺少好奇和发现,这样的人很难有很融洽的人际关系。
这是因为这种大脑创伤,才导致他们全力关注自己内心的混乱,经常会尝试忽视现实的生活、试图保持正常,但却总是失败。
张扣扣的人际关系也体现出了这种大脑损伤的印证,认识他的人普遍的评价都是:不爱出门,很有礼貌,跟别人没有矛盾,不爱说话,把自己关在房间里。
张扣扣的父亲也说:事情发生后,母亲被害后,张扣扣不爱说话了,也不出门了。
这些行为都是把自己跟群体隔离的动作,礼貌本身也是人际距离的表现。
他被卡在了自己的世界里,尽一切努力让自己混乱的状态得到平息,尽一切努力让自己看起来正常。
很多人会有一个疑问,如果说,杀人是张扣扣抚平内心混乱失败的结果,那张王两家的梁子结下了不止一天两天,为什么张扣扣不是在凶手出狱之后动手,不是等自己成人有足够的体力的时候动手,不是自己当兵回来动手,而是在母亲被害之后的22年,张扣扣才提刀杀人?这怎么解释?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