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节 埋在地窖里的 42 具尸体和一个女人-《他们行走在你我之间Ⅱ: 欲念、畸恋与离奇命案》

第 1 节 埋在地窖里的 42 具尸体和一个女人(第2页)

经过一番攻心,李秀华也终于被拿下,吐露了他们在讷河犯下的一起又一起案件,包括杀人的情节、埋尸的地点等等。

这些信息和徐丽霞交代的基本吻合,两个人被分别审问,结果却是一致的,就有力地证明了:这些事情是真的存在。

如此可怕的事情真的发生过。

令人难以置信的一个细节是,徐丽霞和李秀华都声称,他们杀害的那些人,全都藏在自家厨房里挖来贮存蔬菜用的地窖之中。

几十具尸体,包括一年多前被害的,都被扔到里面,发烂发臭。

此情此景,光是想一想,都让人头皮发麻。

涌金派出所这边又跑了一趟电信大楼,这次电报是发给齐齐哈尔公安局的。

电报发出后不久,齐齐哈尔公安局的长途电话就打到杭州了。

齐齐哈尔那边说的和讷河方面是截然不同的另一个版本,他们告诉上城区分局的同行们,案件的真实性是不容置疑的,因为现场已经挖出了十几具尸体。

该案主犯贾文革的妻子李艳珍在知道警察上门后,第一时间就畏罪自杀——贾文革,就是和徐丽霞同时被捕的第二个男子,这个名字一定要记住,因为元凶就是他。

共犯孙文力也在讷河,没跑成,落网了。

齐齐哈尔那边还说,黑龙江省公安厅立即组成了由副厅长带队的专案组,赶往讷河,他们也会派人到杭州,对接把嫌疑人押解回黑龙江的事宜。

杭州警方上上下下感到欣慰,因为他们掌握的犯罪线索被证实了,工作没有白费;但也为黑龙江的同行们捏了一把汗,因为这样一个特大案件,调查工作之复杂可想而知。

但所有人仍然全部低估了这件事的难度。

讷河案的侦破,难点不在使凶手认罪,毕竟铁一般的证据摆在面前,是无从辩驳的。

那么难点是什么呢?

在于弄清楚还原案发经过,查明受害者的数量和身份。

因为讷河案的犯罪现场,可以说是当代中国犯罪史上最恐怖的犯罪现场,法医所承担的尸体搜集、解剖与检验任务也是难度最大的。

几十具高度腐烂的尸体堆积成山,越往下的越久远,腐烂程度越高,因此工作也是越往下越艰巨,越恶心。

用参与这项工作的一位法医的话来形容,挖掘尸体的时候,「手一碰就是一团粘乎乎绿油油的泥,这是尸体腐烂后的结果」,更别提那些不用描述你都可以想象的视觉和嗅觉的巨大刺激了。

当时领导此案法医队伍的,是黑龙江公安厅的枪弹痕迹检验专家崔道植。

日后,他将成为获得全国公安科技突出贡献奖的公安部首批特邀刑侦专家。

在讷河案浮出水面的第一时间内,崔道植就连夜从哈尔滨驱车颠簸6小时,赶到讷河,立即启动现场勘查。

警方最初对他说,预计是此案的受害者为10人左右。

其实即使是这个估算数字,也有很多人表示不可思议——就这么个小平房,能杀了10个人,还没人发现?

可是一打开那个地窖,崔道植就马上做了个决定:向上级建议从周围几个市县抽调警力,分成勘查组、挖尸组、记录组、绘图组、物证查找组等。

没有别的原因,只因为他一眼就看出来,受害者何止10人?他深知,此案必定震惊全国,在犯罪史上也是罕见的。

专案组唯一的女法医,是现在齐齐哈尔市公安局刑事技术支队DNA检验大队实验室的高馨玉。

她当年刚刚从中国医科大学法医学系毕业不久,就被抽调到了专案组。

跟着崔道植连续工作了20多天,白天解剖尸体,晚上写验尸报告。

因为接到任务走得急,没带厚外套,在犯罪现场冷得扛不住,她就直接把死者的衣服往身上一披,接着干活。

讷河本地公安局的法医裕文君当年也在现场。

自己的家乡发生了这么大、这么坏一个案子,他心中有愧,所以脏活累活抢着干。

他在事发几十年后的描述,仍然是纤毫毕现,令人如同身临其境——

「话说那个从大菜窖里打捞尸体难度还不算大,真正考验我们的是从那个深6米、长1米、宽才55厘米的小坑里捞尸。

贾文革这人吧,脑子好使,当菜窖里的尸体堆放不下时,他就在紧挨着菜窖50公分的地方掏了个窟窿,再整个小坑,然后把尸体通过这个窟窿扔进坑里。

「现场的臭气真的是没办法形容了。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