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 节 顺风沟通 顺着孩子意思往下沟通他能更快接受-《席越的女性关系沟通术:掌握沟通精髓,搞定人际关系》

第 14 节 顺风沟通 顺着孩子意思往下沟通他能更快接受(第1页)

()

一、责骂还是顺从?很多家长都迷糊。

做父母的,或多或少都做过「穿西装的野人」,就是发现孩子的错误,不分青红皂白,便冲着孩子大喊大叫。

但这种方式有效吗?

其实,这样的批评对孩子没有任何用处,因为他只能记住当时父母带来的「恐惧」,而忘了对错误的判断与反省。

我们很多家长并不是真正想责骂或揍孩子,但孩子调皮或叛逆,总是没有那么顺大人意,所以父母难免会因为冲动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

所以,我们常见的家长语录如下:

「你赶紧给我起床,要迟到了!

看你有什么出息!

「你现在就给我去写作业,再不写作业我就打你。

「你赶紧给我关电视,你再看下去人就废了!

「好喊一二三,给我过来!

「你,现在,立刻,马上从地上起来!

我要列举下去,估计三天三夜都说不完。

但有的家长不一样。

当孩子犯错,孩子发脾气,还有的家长不是骂而是顺——顺从的顺。

我记得一位专家说过,父母千万别太顺从孩子,因为大部分的逆子,都是父母宠出来的。

父母无条件的溺爱,表明他们会无视甚至是纵容孩子的错误行为,导致孩子即使犯了错也得不到正确的批评和指正,所以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之下,会养成娇纵的性格,在待人处事的时候,会显得咄咄逼人。

关于揍还是顺,孩子的【心理推论路径】又是怎么样的呢?

我们先来看「揍」的情况:

思维念头:不好,妈妈生气了?产生信念:不行,如果不先认错,要被揍?得出结论:不能被揍,先认错。

?产生行为:并非真诚认错,而是害怕被揍认错。

而「顺」的情况大致是这样的:

思维念头:不如先哭,再闹,她或许就答应了。

?产生信念:对,闹一下她反正会答应?得出结论:马上闹,闹得越凶越好?产生行为:大哭大闹

在心理学上,有个【情绪判断优先定律】就是指情绪会优先于理性,影响人们的判断,无论是好情绪还是坏情绪都会首先影响到人的行为。

我们前面提到父母生气的时候,孩子只记得【恐惧】,而不会认识到错误。

在孩子看来,家长的这种做法是非常过分的,但是孩子又没办法反抗,只能逆来顺受,会让孩子十分伤心,当孩子受到了这样的打击之后,不会再愿意相信父母所说的话。

而在顺从的孩子心里,她只记得【情绪】会给他带来好处。

在父母的无条件溺爱之下,孩子可能会认为这是他【闹情绪】才可以得到的,父母并不是因为出于「爱」才对自己好。

在这样的认知之下,孩子自然也不会对此心生感恩。

那么要怎么处理呢?

首先打骂不可取,会让孩子更加逆反,我们可以顺,但这个顺不是无条件的顺从,而是「理顺情绪」。

二、顺从情绪:培养自己的「同理心」教育方式。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