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着装和举止也是沟通语言
不知不觉我们课程到了尾声。
随着个人的发展,我们与人的交往更加密切,那么言行与着装就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话题。
着装也是「说话」的一部分,它是一种身体语言。
一个人无论以什么身份在社会上活动,在仪表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
尤其在社交场合,如何着装,是反映一个人精神面貌、文化礼节和审美水平的重要标志。
穿着不当,不仅影响到一个人的公众形象,而且也影响到个人的沟通活动。
另外举止也是一种沟通语言。
你的身体常在你不自觉的状况下传达许多讯息:移动眼球、握手、微笑等。
透过特定的动作,你可以传达一些潜藏的讯息,让别人更喜欢你或厌恶你。
例如以下几种肢体语言,就会影响你沟通。
第一个双脚站开,感觉要武斗。
如果你在别人面前两手插腰、双脚大开,本意是想展示自信。
由于这个动作会占据非常大的空间,所以一不小心就容易让对方产生威胁感,感觉要武斗打架。
如果你要呈现「有礼貌又有自信」的样子,可以将两脚保持平行,彼此距离约10~15厘米。
同时,胸膛挺直,但不用像当兵那样刻意往前凸;下巴微抬,但不要用鼻孔看对方;双手轻松放在两边即可。
第二个手指指对方,感觉在挑衅。
很多人会下意识指对方,会让人觉得挑衅。
如果你想用手指指引对方,可以将五指并拢伸出,既能展现自信,又不会产生攻击感。
第三个双手交叉抱胸,感觉在质疑。
这个动作大家也熟悉,其实没什么攻击性。
不过做出来会让人感觉你在「抗拒、质疑、防备」,有一种在对说话者说「我不信你说的」、「我讨厌你说的」的感觉。
比较好的做法还是手放身体两边就好。
第四个在谈话时不时看手机。
一边聊天、一边回覆手机讯息,只会带给人「不尊重」的感受。
即使你有认真听,对方也感受不到你的真诚,假如你愿意先放下手机,好好聆听对方想说的事情,就会让谈话气氛变得更愉快。
心理学上有个「名片效应」。
指的是两个人在交往时,如果首先表明自己与对方的态度和价值观相同,就会使对方感觉到你与他有更多的相似性,从而很快地缩小与你的心理距离,更愿同你接近、结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我们的着装和举止就能体现出一种态度和价值观。
为什么有人说「以衣取人」有合理的地方,其实从沟通的角度来说,别人是通过服饰和举止判断你们的价值是否契合。
就像一个森林系风格的人与一个暗黑系风格的人价值观很难一致。
从行为角度来看,如果一个人觉得对方举止让自己不舒服,内心的【心理推论路径】是这样的。
思维念头:这个人的姿态让我很不舒服?产生信念:举止体验一个人的修养?得出结论:这个人的修养很差?产生行为:拒绝继续沟通,或敬而远之。
一个人的行为举止就好比是一面镜子,能反映出其文化内涵、知识水准和道德修养。
别人就是根据这些来进行价值判断。
所以,你的着装和举止就是一张社交名片,决定你的社交上限。
我把这两者所代表的沟通语言称之为视觉沟通。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