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节 关于复试 你需要知道的一切-《考研冲刺指南:过来人的上岸秘籍》

第 1 节 关于复试 你需要知道的一切(第1页)

()

复试被刷的原因有很多,我们能做好的就是在过初试的条件下,尽可能地提高复试成绩。

本人初试成绩排名倒数第二,但复试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逆袭,这篇回答总结了初试到复试所有的注意事项和所需做的准备。

为了方便大家阅读,我做了思维导图:

一、信息搜集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很多时候不是你不努力,而是你努力的方向错了,选择往往比努力更重要。

这句话特别适合用在考研上,不论是初试,还是复试,盲目的准备并不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效果,而充分利用「信息不对称原理」,事先掌握更多有利的信息,往往就会赢在初试后的起跑线上。

一定要事先联系学长学姐,他们毕竟是过来人,可以给你很多宝贵的经验,让你少走很多弯路。

初试你可以全凭自己努力,但复试一定要向学长学姐取经,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

1.笔试真题

每个学校的复试形式可能都不太一样,但一般都包括笔试和面试。

和初试一样,复试的笔试真题尤为重要。

只有对着复试真题,你才能知道近几年的考点在哪、复习重点在哪,复习才能事半功倍!

因此,如果可能的话,尽量去让学长学姐分享一下近5年的笔试真题。

如果学长学姐没有的话,很多目标院校的打印店里面、官网等地方也可能会有,总之,一定要尽可能获取最新几年笔试真题!

像我当年复试的时候,复试教材厚厚的三本,短短几个月的复习时间,期间还要回家过年,试想一下这么少的复习时间怎么能把这么多的内容啃下来呢?

我当时加了好多直系学长学姐的联系方式,并且自己网上到处搜集,好不容易凑齐了几年的真题资料。

虽然过程很辛苦,但这确实对我帮助很大。

没有真题的话,复习真的没有重点,复习将很煎熬。

2.面试问题

很多人初试和笔试一点不虚,一到面试就蔫了,为什么呢?

主要是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平时上台演讲、当众讲话很少,沟通能力较差,当一个人在讲台上面对多个导师面试的时候,过于紧张,自然发挥不好;另一方面,是由于事先准备不到位,不知道面试的导师可能会问什么问题,毫无准备,被打得措手不及,当然也不会有好的结果。

因此,一定多联系几个应届的直系学长学姐,多问问学长学姐被提问到的问题,每个学长学姐被问到的问题肯定不一样,你做一个总结归纳,可能有一些重复的问题,说明这些问题出现频率高,要重点应对;也可能有一些生僻的问题,你要思考面对这类问题时,你的应对方法是怎样的.....

3.复习经验

除了以上两点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榨干学长学姐的最后一点价值:复习经验。

每个人复习的方法是不一样的,但是对于专业课,取得高分的人一定有自己独到的、有效的、不同于常人的复习方法,你要借鉴他们的复习方法,在此基础之上,结合教材和今年的复试要求,形成自己的复习方法。

就像我考试那年,复试笔试教材虽然有厚厚的三本,但事实上每一本教材考察的重点都不一样。

第一本教材以计算为主,第二本教材以案例为主,第三本教材不单独考,贯穿结合在综合题里面考。

但也都是学长学姐告诉了我,我才知道第三本教材其实不需要花很多精力,主要精力应该集中在第一本教材上,第二本教材多去看案例,而不是去死背问答、概念,因为这些根本不考。

试想一下,如果没人告诉我这些,我要多走多少弯路啊.......

牛顿说过:「如果说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虚心请教,多总结,多学习,这样的人不成功才怪!

二、联系导师

要不要联系导师?什么时间联系导师?联系导师的方式有哪些?联系导师有哪些作用?

这里,我简单说一下吧!

1.联系导师的重要性

初试成绩出来之后,一定要第一时间联系导师,抛开考上研究生后选一个好导师的好处不谈,在录取之前,如果你能利用好和导师的关系,你复试成功的把握肯定会更大。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