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飞火流星-《修道在镀金年代》

第二章飞火流星(第1页)

应山地区有一部分属大洪山余脉,大洪山起源于距今约一亿年前的造山运动。

到了燕子湾这里,山地基本上都已经变成了丘陵。

所有的可耕地位置都在低凹地方,种植水稻引水方便,而高的位置坡地基本上一镐头下去,都是层层叠叠的岩石,坡地上生长着当地比较多的树,栎树,这种树最大的作用就是用来当柴火烧,或者烧炭。

牧行姥爷姥爷以及几个儿子共分地约六斗田。

由于几个儿子结婚,之前建造的砖瓦房都给了儿子们,他又在稻场南边用黄泥土坯混着页岩石(当地特有的一种石头,层层叠叠,风化久了易碎。

)修建了一所房子。

房顶用毛毡做顶盖上稻草,冬暖夏凉十分舒适。

清晨害怕刺眼的阳光照射到牧行,姥爷就把牧行抱到了屋里睡觉,外面有露水,寒气也特别大。

姥姥在和姥爷结婚之前有过一次婚姻,因为战乱,以及其他原因,丈夫没了,姥爷转业回到地方,三十多岁也没结婚,经人介绍认识了姥姥,两人如今也相处将近半个世纪,育有三子二女。

“肖梅,我去李关一趟有点事,中午你带着牧行吃饭。”

勤劳的姥姥也已经在家中准备了早饭。

听说姥爷早上不在家吃饭,姥姥将灶台大锅的还没来得及煮的大米盛出来一些,避免浪费。

将小菜园摘的菜苔和地黄瓜洗了洗,切成片,在锅中倒入菜籽油开始爆炒。

土灶台都是有两个锅,一个用来煮饭,一个用来炒菜,两不耽误,基本上饭煮好了,菜也就炒出来了。

随着阳光顺着小土屋糊着塑料布的地方照射在牧行的脸上。

小牧行鼻子首先动了动,鼻子感受到了菜籽油的清香,以及大米饭的香气。

“哇,肚子饿了。”

揉了揉自已睡眼惺忪的眼睛,牧行不自觉的就走向对面的小厨房,小厨房是大舅的偏房,由于常年他们不用,牧行姥姥姥爷就在那里做饭了。

“娃子,你怎么不穿鞋子。”

姥姥将牧行抱了起来,一只手还在锅里炒着菜。

“是不是饿了?马上就好,”

牧行看着锅里的菜食指大动,只想要现在就要吃到饭。

抱了牧行一会,姥姥毕竟年纪还是大了,而且不方便,一会还要煮锅巴粥,“行了,你先出去玩一会。

饭好了我叫你”

牧行出去找到墙角的铁环,又把自已用铁丝捏成的铁钩撇直,在稻场上推着铁环玩,小孩子只要有玩具,他能够一直玩下去,直到肚子饿了。

姥姥将大米饭给牧行盛了一碗,桌子上放了一个清炒菜苔,一个醋溜地黄瓜,以及一碗锅巴粥。

“吃吧,先吃饭,后喝汤,锅巴粥里已经给你放了糖。”

牧行端起碗,把两个菜夹到自已碗里一些,跑到了一堆砖块上(砖块下是一些大沙,之前牧行二舅用来盖房子,由于出门也没用上,牧行的姥爷怕雨水冲走,就用红砖码齐盖上,牧行由于怕鸡和自已抢饭吃,有时候甚至站到他的碗沿上面吃他的饭,所以喜欢在这个高处吃饭。

还穿着开裆裤的牧行,吃起饭风卷残云,姥姥养的鸡都喜欢在他吃饭的时候跟着他。

这些鸡,围着牧行转着圈,时不时用尖锐的喙叨着地上洒落的米粒。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