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在尧舜时期就是一根架在木桩上的横木,称为诽谤木,黎民百姓谁有了冤情,都可以站在诽谤木下任意陈述。
后来到了商周时期法院改成了两块大石头,肺石和嘉石。
需要打官司的人站在肺石上陈述冤情,准人负责断案。
犯了罪的人站在嘉石上接受谴责、暴晒、鞭笞等各种惩罚。
法官那时候叫做准人,这个名称很耐人寻味。
准,本意是不倾斜。
准人,就是掌握公平的人。
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准人变成了没准的人。
如今的法院,高大威严的审判大楼犹如巍峨的宫殿,比过去的衙门气派多了。
进法院找人就像探监,必须先请门岗保安联系约见对象,对方出来把你接进去。
进了大楼,一道一道的玻璃门,都设置了密码,没有专用的磁卡寸步难行。
王玉民把严加良等人接进了一间没有门牌的办公室,倒茶落座之后,严加良开门见山说道:“王庭长,咱们都是干这行的,就别绕圈子了,打开天窗说亮话吧。
我们想了解一下你的看法,或者干脆这么说,你觉得你大嫂被杀害,谁最可能是凶手。”
王玉民人长得挺精干,笑一笑说:“纠正一下,本人早不是庭长了,现在是普通法官。”
严加良想起以前王玉民门牌上写的是“庭长室”
,现在牌子不见了,心里正纳闷,便问道:“哦,怎么回事?”
王玉民劝几人喝茶,接着说道:“也没什么,我被撤职了。”
三人对望一眼。
严加良道:“与本案无关的话,咱们以后再说吧,现在只说案情。”
王玉民笑道:“我说的就是案情。”
严加良困惑地看着王玉民:“哦?”
王玉民解释道:“本来我不想说这事,思来想去,早晚也得说,索性就提前告诉你们吧。”
三个人一愣,互相对望一眼,心里同时在想:莫非凶手就是王玉民!
王玉民接着讲道:“我之所以被撤掉庭长职务,就是因为我大嫂闹的。
这话从何说起呢,还是从我大嫂的为人说吧。”
世上有这么一种人,对待外人非常客气,非常慷慨,非常宽容,在外边落下一个厚道友善的好名声。
可是一回到家里,就像换了一个人,看谁都不顺眼,跟谁说话都呛着说,拧着理说,摔筷子砸碗,踢桌子踹板凳,让家人们一天到晚心里不痛快。
其尖酸刻薄,其恶毒混账,简直难以用语言描述。
曾经有一个男子,在村里是有名的好人实在人,可是在老婆孩子面前却是另一副嘴脸。
老婆让他出去挣钱,他嫌天热。
让他在家看孩子,他嫌麻烦。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