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匪患-《亮剑:风灵月影在此》

第15章 匪患(第1页)

李雷急匆匆地走进赵无畏的办公室,面色严峻,语气中带着一丝紧张:“总经理,不好了,我们被盯上了。”

赵无畏眉头一皱,放下手中的文件,抬头看向李雷:“被盯上了?什么意思?你是说有人在暗中调查我们?”

李雷点了点头,深吸一口气道:“是的,总经理。

我有个朋友刚刚传给我一个消息,有人在暗中调查我们的工业区,似乎对我们很感兴趣。”

赵无畏眼中闪过一丝冷光,他站起身来,走到窗前,看着窗外忙碌的工地,沉声道:“是谁在调查我们?有线索吗?”

李雷摇了摇头:“目前还没有确切的线索,但我可以肯定的是,这背后肯定有人在搞鬼。

现在怀疑是那些地主或者是土匪。”

民国时期的匪患,是特定时期非常特殊的社会现象。

民国时期土匪和其他时期不同,他们充分利用各种的社会矛盾,与官府、民众、地方乡绅以及其他的帮会等一起形成了一种对抗而又互助的关系。

无论是对抗官府或者社会,或者人民保护者的身份出现,亦或地方乡绅的对抗者等,他们都能够在严峻的生存环境当中,进退自如,有着自身的生存哲学。

1930年,据《申报》统计,土匪的人数在2000万左右,如果按照当时最高峰4亿人口来计算,也就是说1

20的人口成为土匪。

如果你打开全国地图,没有一处没有土匪的。

从明清时代,就有“山东出响马”

的说法,在山东地区,晚清官府为了防范列强的入侵,在这一地区重兵布防,当局势缓和,很多官兵会就地解散,甲午战争之后,山东地区形成了大规模的土匪,据统计,1930年,山东土匪人数在20多万(也有说数百万的),他们都按照正规军的编制,设置军师旅团等。

按照《申报》统计,山东最大的五股土匪中,郭安一股拥有快枪1000余支,盒子炮500余杆;于三黑一股有九连登毛瑟枪1000余支,盒子炮、勃郎林炮400至500支;而最大的范玉林一股则装备有毛瑟枪1000余支,勃郎林炮800余支,盒子炮600余杆,机关枪2架。

赵无畏双手交叠在胸前,陷入了沉思。

他的脑海中快速翻阅着以前看过的各种资料,心中盘算着如何应对当前的困境。

“李雷。”

他忽然抬起头,眼神坚定而果断,“你去把这一批优秀学员挑出来,让他们从新兵营里挑人,组成连队。

二等学员全部送到厂区去,组建保卫科,负责工业区的日常安保工作。

三等学员送到咱们控制的几个村子里去,让他们组织各村成立村保卫队,协助我们监控和应对可能的外部威胁。”

他的语速快而清晰,仿佛每一句话都经过深思熟虑。

李雷站在他面前,认真地听着他的指示,不时点头表示理解。

他知道赵无畏是一个决策果断、行事缜密的人,他的每一个决策都是为了工业区的整体利益和安全。

“记住,”

赵无畏补充道,“这些学员都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他们将是工业区未来的中坚力量。

因此,我们必须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和支持,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成长。”

李雷深深地吸了口气他坚定地点了点头:“总经理,您放心,我一定会按照您的指示去办,确保工业区的安全和稳定。”

此时,李有田气喘吁吁地冲进赵无畏的办公室,脸上的慌张和焦急难以掩饰:“先生,不好了!

咱们的运输队被人抓了,他们要求咱们交钱赎人!”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