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扶苏正对着藏阳宫内的铜镜细打量着这具身体的外貌,
丝毫不知道自己已经上了西楚霸王的黑名单。
扶苏细细端详着镜中的自己,不时发出啧啧的赞叹:
“端是一副好皮相。”
扶苏的形象很符合嬴政给他起的名字。
所谓“山有扶苏,隰有荷华”
。
镜中的扶苏身形高挑,恰如芝兰玉树般昂然挺立。
常年宫廷生活滋养出的皮肤白皙而又细腻,暗暗彰显着优渥富贵的成长环境;
眉眼之间随了郑夫人的桃花眼眸,显出几分悲天悯人的情怀;
隆起的鼻梁与瘦削的嘴唇昭示着嬴政的血脉。
不过最让扶苏感兴趣的还是此时身上所披的制式官服。
黑色深衣为底,朱红丝袍作为衣外罩袍;黑红相间的配色将扶苏衬托地更显丰神俊朗。
下身是黑色短裳,应是考虑到少府考工室在履行职责时多有肢体动作
易粘灰拈土,较之常服更紧缩干练些许。
秦始皇“改正朔,易服色”
后,用邹衍创立的“五德始终说”
定出一套水德的制度:
以十月朔为岁首;衣服和旌旗都用黑色;数以六为纪,连黔首头上所包头巾都要求染黑。
所谓上行下效,秦朝的官吏制服基本都以黑色为主色调,再杂糅些许颜色区分等阶。
只有三公九卿之类大员们才有资格穿颜色艳丽的绿袍深衣。
而扶苏如今作为少府下辖的一名小吏,自然无此殊荣。
不过扶苏反而挺喜欢这一身装束,黑红配色的庄严大气能够很好地衬托出穿戴者的威仪。
虽然在这咸阳城内,一个新任命的少府工丞就如同滴水入河般悄无声息。
但对扶苏而言,这可是前世今生都未有过的全新体验,甚至内心还有些许激动。
一名宦者悄悄从门外小跑进来,用尖细的声音提醒道:
“公子,时辰已到,该出城赴任了。”
“可”
扶苏在面对这些侍者时还是保持着简洁的习惯,毕竟多说多错。
少府工室的办公点在咸阳城外,更具体点的说是在咸阳城的西南方向,渭水北部。
工匠之事从古至今都一向注重区位条件。
作坊位于咸阳西南方是下风向,减少可能造成的污染,渭水北部是紧邻水源,利于工造将作。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