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津门1-《四合院之曹义好人》

第十八章津门1(第1页)

心烦意乱的曹义胡乱扒拉着抽屉里的东西。

突然一个黑色的钱包吸引了他的注意,仔细回忆了一下,是一个客人不小心丢在了蔬菜采摘园里,员工捡到以后交了上来。

因为是老顾客,是有联系方式的,只是还没有来得及过来拿。

打开钱包,一张身份证,名字叫常国军,80年生人。

还有七张银行卡和两千块现金。

又看了看身份证后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

的标识,很明显和这个国家的全名是不一样的。

突然一个大胆的想法浮上心头,只是这个想法还需要完善,也需要一个好的机会,有空间在,曹义倒是不担心把自已折进去。

第二天顺利的拿到了火车票,不出所料,还要在等一天。

曹义闲着没事晚上又去了一趟黑市,出手了三吨玉米面。

又顺手给秦淮如买了个供销社售货员的工作,整整八百块,属于接岗,是正式工,第一年的工资是二十七块五。

这样的工作,正常价格是两年的工资,六百块左右,当时要的人太多,生生给抬了上去。

其实有便宜一些的,只是曹义拿不出手,贾家给曹义写了个六百块的借条,这是曹义自已报的价格。

曹义之所以这么做,就是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试试看能不能救贾东旭一命,能不能避免贾家出现的悲剧。

以免秦淮如觉醒未知的属性。

既然穿越了,还和秦淮如有亲戚关系。

如果还眼睁睁的看着她成为寡妇,成为那个人人唾弃的白莲花,曹义心里都过不了道德关。

不是曹义高尚,是到时候管还是不管,那时候再管自已的日子也别想过了,唾沫星子都能把人淹死,和现在管完全是两码事。

曹义希望猜的没错,贾东旭的意外只是身体亏空的太厉害,吃不饱造成的。

无聊的曹义又带着小当逛起了四九城,看了看附近的鸽子市,大多都是乡下的百姓拿着自已家养的家禽换粮食或是布票的。

这个是国家允许的,算不上投机倒把。

国家对投机倒把的定义一直都是低买高卖,从中谋取利益。

对家里缺粮食的普通老百姓向来都是睁一只闭一只眼,要是真较真,像阎埠贵和贾东旭这样情况的家庭,非得饿死人不可。

只是和老乡们换东西的时候,他们只要棒子面,不是棒子面好吃,是因为可以多换不少。

曹义空间里没有棒子面,最差的也是玉米面。

玉米成熟以后,有脱粒机把玉米粒打下来,脱过粒的玉米棒子打碎以后,再配些黄豆面和玉米面,煮熟以后用来喂牲口和家禽。

只是黄豆面和玉米面的比例很小,大概百分之十。

为了能多给老乡们一些粮票,曹义特意操控机器打了几吨棒子面,用来和老乡们交换。

毕竟是现代化的机器,棒子面还是比这个年代的细上不少。

一只老母鸡别人给十斤棒子面,但曹义却给出了十二斤,如果遇到特别穷困的人,他甚至会加到十三斤。

而且在称重时,曹义还会特意换上更重一些的秤砣,这样一来,老乡们实际拿到手的粮食至少都有十五斤左右。

这已经是曹义目前所能想到,并且做到的事情了,因为这事,他可没少在市场里得罪人。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