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脸喜色:“这名字响亮!”
1948年八月间,中央社会部根据全国解放战场斗争形势迅速发展的需要,决定派遣一支代号为“花茶”
的秘密小组前往福州,为刚刚组建的“长江支队”
打前站,并做好敌军、警要害部门重点人物的策反工作,为“长江支队”
全面接管福建铺路搭桥。
接受任务后,九号首长周迩春化名胡大义,即携化名吴二柱的警卫员边光华,由陕西、山西、江苏、湖南、江西,辗转入闽。
1949年二月底,抵达福州北门。
这日傍晚,两人雇了脚夫,携带精心伪造的身份证明,以贩茶商贩的身份,向北峰岭走去。
过了北峰岭,就进入了市郊,此处道路四通八达,便于安全潜入。
连日阴雨,这日放了晴。
胡大义催促上路。
三人逶迤而行。
行至半道,忽然,乌云密布,雷声隆隆,四周响起了“滴滴答答”
的雨声,渐次大起来,不知何处涌来的山洪慢慢漫过了脚面。
周迩春文人情致,将长袍别在裤腰里,朗声诵道:“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脚夫姓林,闽省连江县人氏,初通些官话,这会见山洪涨势迅猛,也是急了,用方言夹带的官话说:“胡老板,危险啊,再这么走下去会作“溪猪”
(福州方言:溪中死猪之意)!”
三人急急往山崖处挪动,可为时已晚,那山洪裹挟着泥沙,铺天盖地涌来,刹时漫至胸部。
情急之中,吴二柱借着水势,把九号首长胡大义推向了下游几米处的一块巨大的岩石上。
胡大义爬上巨石,迅速攀着崖边的一棵大树,翻身上了山崖。
脚夫也借着巨石下方的洪水回旋,爬上了巨石,又顺手一扯,把一付挑担也拽了回来。
两人攀着崖边乱石树杈,上了山崖;而吴二柱却因脚底打滑,被洪涛裹挟,冲向了下游。
吴二柱是在闽西九龙江边长大的,水性极佳。
这会,他憋足了气,随洪涛起伏。
须臾之间,他将头浮出水面,仰躺着身体,随洪涛飘向下游。
一沉一浮间,他看好了一处地形地势,借着一个浪涌,发力攀上了下游一根粗大的倒伏的大树,从树干上攀上了路基……
此时,天色已晚,吴二柱只能在北峰岭集市上,寻了一家小客栈住下。
第二日,天色微明,吴二柱原路返回,却见洪水仍未退去,道路已被冲毁。
第三日,洪水退去,道路泥泞,吴二柱深一脚、浅一脚地沿来路探访。
沿途,稀稀落落地住着些山民,只是无人留宿胡大义。
吴二柱一时犯难,只好回到北峰岭,在那家挂着“悦来客栈”
招牌的小客栈住下。
第四日,吴二柱一早就起了床,捡了顶破斗笠扣在头上,在村口的小石亭上坐下,四下观望着。
(第3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