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正琦?应该就是这个人了。”
祝迎春把账本递给关达仁,说,“再查,如果我的判断没错,那这些账本里,一定还有翁正琦的记录。”
一瞬间,众人都来了兴致,一通翻查。
果然,在民国34年三月的账本上,赫然出现了“今收翁正琦先生金条叁根整,每条重100克”
字样,而在民国34年二月的取货凭证账本上,则有一条“今收翁正琦先生定金银元200元整。
定制田黄石灵猴献桃摆件壹尊、田黄石傲竹劲节摆件壹尊、荔枝洞石素章壹枚”
等记录。
祝迎春说:“这翁正琦先生果然有此雅好。”
随即,他把头转向郑良,说,“郑良,速到户籍科,查一查这个翁正琦到底是何方妖孽?职业、单位、住址。”
郑良应了一声“好”
,便拿起桌面装春饼的牛皮纸袋,看了看,说:“你们不吃了吧?求人办事,巴结巴结朱大姐。”
过了大约小半天功夫,郑良揣着几张纸,回来了。
他把几页纸摊在桌面上,说:“全市登记在册的翁正琦六人……”
他拿过一把红蓝铅笔比划着,“除了这两个——一个七十九岁的,一个六岁的,不符合条件外,剩下的,还有四人。
这是这四人的户籍底卡。”
祝迎春翻看着户籍底卡。
第一个翁正琦,36岁,人力车夫,文盲,住鼓楼鼓四楼牌下7号;第二个翁正琦,29岁,大学讲师,住仓山下渡326号;第三个翁正琦,25岁,无业,文盲,住东门村;第四个翁正琦,25岁,初小文化,印刷厂工人,住小桥打鱼档68号。
祝迎春把29岁的翁正琦的这一份户口底卡抽了出来,说:“先从这个人查起。”
郑良问:“为什么是这个人?”
祝迎春说:“文人,才有此雅好啊。”
关达仁附和道:“对嘛。
我要买这些东西回去,你嫂子肯定骂,这破石头有什么用?不如拿两根黄瓜回来实惠。”
众人就笑。
众人正热聊着,忽然一阵电话铃声骤响。
郑良拿起电话听筒“喂”
了一声,说:“刑警队。”
听筒另一头,说话的人声音嗡嗡作响,有些怪异:“请问,达明路支19号郑宅案许秀香,怎么死的?”
郑良看着众人,问:“请问,你是哪一位?”
嗡嗡声又响了起来:“她是冤死的。
你们……无能。”
说吧,对方应该是挂断了电话,听筒里响起了“嘟嘟”
(第3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