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科学家有国界-《天庭重工,从南天门计划开始》

第15章 科学家有国界(第2页)

开课和观摩是两回事,观摩只能靠自已领悟。

开课就完全不一样,不懂可以问。

之前为了赶图纸,杨宇没时间为那些观摩的学员解惑。

观摩学习只持续了两天,便不了了之。

杨宇点头。

“就开物理和化学两个学科的课吧!”

“不过我需要两天时间来整理可以衔接当前科技水平的相关知识。”

“关于这个两个学科的学员,你负责选录。”

“最好是各大院校信得过的导师,可以将我讲的知识传授出去。”

对于这种衔接当前时代的学术知识,杨宇并不担心暴露出去。

即便暴露了,别人也只会认为是在现有学术上的突破。

属于时代的正常进步罢了。

“好好好。”

李言溪一连说了三个好,可见其对于杨宇这个决定的认可和欢迎。

他甚至都决定自已有空了也来旁听。

似是想到了什么,李自溪又商量着说道。

“杨宇,等你把你要教授的学术知识整理出来之后,能提前给我一份吗?”

“我打算摘取其中的重要技术,学术进行专利申请,或许以华夏科学院的名义发表论文。”

“你是不知道,咱们以前被别人卡了几十年的脖子。”

“如今咱们有这个条件了,这个脖子咱们的卡回去。”

“虽然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国界。”

“说到底,你是我们华夏人。”

“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吧!”

虽然以未来三万年的眼界,杨宇根本看不上用于讲课的那些内容。

但杨宇还是很认可李言溪的话。

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国界。

“对了,咱们的正事进度怎么样了?”

所谓的正事自然是杨宇改版后的南天门计划。

李自溪在心底汇总了一下,说道。

“按照现在的进度,两个月之后,万户超动力可回收运载火箭可以完工。”

“到时候咱们就开始执行发射任务了。”

“南天门时空传送阵的各种配件都在生产当中,应该可以跟得上火箭的运载速度。”

“龙王潜采器可能要到明年才能下水,毕竟咱们的造船厂有限。”

“明年下水就明年下水吧,反正核燃料最后才填装,跟得上。”

杨廷对于任务进度也有了粗略的了解。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