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切磋-《长缨破天》

第10章 切磋(第1页)

且说这杨定边与霍天明,二人找了处破败的寺庙休憩。

杨定边盘膝运功调息,先前与那两魔交手,看似轻松,可陈靖侵入到他体内的真气又开始蠢蠢欲动了。

运转真气,自丹田气府起始,流转周身经脉窍穴,体内真气如万骑驱策,将挣脱束缚的几丝青色真气驱赶回气府深处,阵阵刺痛传来,杨定边的脸上忽青忽白,额头上冒出涔涔汗珠,看得一旁的霍天明神色紧张。

杨定边自幼便修习家传内功百川归海诀,在他八岁那年杨氏突逢巨变,满门惨遭屠戮,唯他一人存活,所幸为萧举相救,收为义子,之后更是将萧氏绝学九龙真诀倾囊相授。

大玄萧氏不同于其余三国,不是什么门阀豪族,太祖萧霸先本是江湖豪侠出身,惊才绝艳,武功冠绝天下,后来从龙有功,成了昔年大周王朝少有的异姓王。

后周失其鹿,一时间诸侯并起,烽火不休。

出身草莽不受世家大族待见,偏又深得民心的萧霸先也不例外,一袭黄袍加身,立国号玄,几番征伐之后终是在神州西北站稳了脚跟。

到了如今大玄朝已至六世,大玄铁甲在这两百余年里所向披靡,威震四海。

六代明主励精图治,当世已至鼎盛,武德王萧举为首,一众文臣武将应势而出,大玄铁甲横扫周边一众小国,开疆拓土三千里,现如今更是席卷漠辽南朝,直捣王庭,兵锋之盛,令中原仅存诸国无比心惊胆寒。

萧氏一族从不缺武道高手,家学渊源自不必提,王朝境内的江湖宗门更是被大玄铁骑踏了个遍,收拢秘籍无数,尽藏于皇宫武库之中。

单论皇族战力,萧氏一脉一如大玄铁甲一般雄甲天下。

莫说修为足以上那天榜的武德王萧举,镇守帝国南疆的蜀王萧远也是一等一的高手,即便是忙于政事的玄帝萧易,修为也是不俗。

如果仅是各国皇族比武相争,这天下怕是早就被大玄纳入囊中。

而楚国杨氏乃是累世将门,家传百川归海诀亦是世间少有的高深内功秘籍,此法所修内力延绵悠长,气息却如平湖一般,波澜不惊,而萧氏的九龙真诀则是至刚至猛的路子,霸烈无匹。

武道之上,杨定边之所以被萧举称作妖孽,不是在于他破境速度之快,而是他竟能无师自通地将这两套截然不同的功法合二为一,此后更是能从武库秘籍中取百家之所长,将之融入其中,完善自身。

不过,杨定边虽说武道天赋过人,任何武功招式一学即会,但读书却是一般,在皇宫学堂之中,挨先生板子的次数堪称翘楚,唯一还算过得去的一手簪花小楷,还是被义母和姑姑掐着耳朵逼出来的。

得亏如此,不然萧举都担心这小子过慧早夭。

放眼天下,武道一途上从不缺天资过人之辈,年少时一骑绝尘,之后却又固步自封,不进反退的不在少数,到头来又有几人能够成才。

习武之道,天赋,毅力,悟性缺一不可,杨定边天赋异禀不假,但他深知一步一个脚印,实打实地走下去才是正道。

一味追求破境,不过是镜中花,水中月罢了。

所谓武夫九品,在他看来不过是江湖人为了面子排出来的虚头巴脑的玩意儿,不过是锻体、凝气两者的细分罢了。

四品之下无外乎修力,以力道强弱区分,挽五马而不退是为五品,其余品级逐一递减。

当你凝练出了第一缕真气,便是踏入了四品境界。

真气覆体,刀剑难伤,是为三品。

气劲出体,隔空伤人,是为二品。

到了一品境界便是如杨定边先前溪边施展的手段,真气收放自如,以气御物,飞剑百步取人头颅。

只不过这一缕真气便是无数习武之人难以逾越的鸿沟。

纵有秘籍在手,若无高人指点,除非悟性过人,否则也难免误入歧途,轻则走火入魔,多年苦修丧在一时,重则气府炸裂,人难苟活。

世间内功心法数不胜数,不过让人支撑到四品的居多,若是想要更进一步,三品之上的心法便已是千金难求,再往上,那更是少之又少。

也无外乎为了一部功法秘籍,能让一众江湖中人争得头破血流。

而似大玄萧氏这般网罗诸多武功的皇族豪阀,自是不缺为了武道精进,甘为走狗爪牙的江湖高手。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