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向李儒诉说自已的迷茫之后。
只见李儒却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
“陛下,您的疑惑臣已知晓,且听慢慢道来。”
“陛下可还记得,之前在皇宫中所说的需做的3件事?”
才过了两天时间,刘辩自然记得很清楚。
现在见李儒重新提起,当即也对为何要杀袁隗提出了疑惑。
“陛下可知袁家的由来?”
刘辩一个穿越者,你要让他说曹刘孙他能给你说个三天三夜。
但让他说这些三国外的历史,则是知之甚少。
李儒见刘辩并不了解,便将袁家的历史缓缓道来。
袁家最开始崛起于汉明帝时期。
最开始,是袁隗的祖父袁安担任过汉明帝的司空。
随后其子袁敞也曾担任司空。
其孙袁汤则是担任太尉一职。
最后便是袁隗及其兄长袁逢,两人各自担任过灵帝时期的三公。
虽然灵帝那会搞过卖官粥爵,三公含金量大大降低,但就说是不是三公吧!
一个家族连续四代人都做过三公,因此袁家才会被称为四世三公!
他的便宜老爹灵帝和世家争斗很久。
但对于刘辩一个14岁少年来说,大部分信息情报并不知晓。
李儒讲完后并未马上开口。
而是看着帐中的烛火,烛火在其视线中微微摇曳。
待刘辩将信息吸收的差不多了,李儒才继续开口。
“因大汉实行察举制,举荐官员的权利都在各个世家手中。
那些世家大族子弟,只需随意弄出个孝顺故事包装自已。
再在世家圈子里大肆宣传,等年岁一到,便可举孝廉做官。”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这首童谣便是当今察举制的现状。”
李儒仿佛是发泄着对这不公制度的不满,言语中充满着讥讽。
“我李儒出自寒门,像吾这等没有关系之人,即使再优秀,也没有人能举荐。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