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上止疼药,陈默他们就往回赶。
这一来一回将近就是3个小时,等回去了差不多也到傍晚了。
自已本身就会医术,其他的伤陈默准备自已搞点药调理就好。
只不过家里很多药材都没有,这倒是一个麻烦事。
到时候可能就得依靠牛大力了,叫他帮忙上山先找自已需要的药材。
叶武和叶彪两兄弟没有回小坝村,而是陪着陈默来到了镇山村。
兴隆大队由三个自然村组成,镇山村居于中间位置,大队部也是设在镇山村。
不管与陈默有多么的看不上,叶武他们几兄弟明白一个道理,陈默注定是自已的小妹夫。
面对外人的时候,他们叶家就必须站到陈默的这一边。
再加上这次的事情,本身就是陈默占理。
陈默他们还距离大队部一段距离,就听到大队部外面有着吵嚷声。
“不能让小坝村的人觉得我们镇山村的人好欺负!”
“必须为陈默讨回公道,让史单利他们知道我们的厉害!”
一些村民也在附和着。
这个年代的农村就是这样,一个生产队的人起冲突了,人们第一反应就是帮和自已关系更近的人。
不讲道理的那种,只讲关系远近。
要是和别的生产队发生矛盾,那就是帮自已生产队的人。
即便是本生产队的这个人,和自已黑过脸,有些小矛盾也会一致对外。
哪怕是真的有着很深的矛盾,在面对外人的时候,你也只能说选择两不相帮,绝对不能帮外面的人。
很没有道理,也没有明文规定,可这却是大家都在默守的规则。
要是和其他大队闹了矛盾,那即便陈默和史单利他们现在闹成这个样子,面对其他大队的时候,只能选择站一边两不相帮。
只有像是陈家和叶家这种情况,两家是亲家而且是陈默占理。
那叶家可以帮陈默说话,要不然就只能是选择中立。
要不然得话,叶家今天帮了陈默,以后他家在小坝村就会被村里人戳脊梁骨,完全无法在村里立足。
之所以形成这样的规矩,和大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
这个年代里,大家都是在地里刨食,还有着户籍制度等各种限制,想要搬走根本就没有可能。
这就导致一个情况,那就是凡事都得考虑到集体的主要利益。
你要是不考虑,那你就会被集体孤立,变得寸步难行。
直到后面政策有了变化,户籍不再限制得那么死,外出也不需要开什么介绍信。
个人也可以合法做生意,去到其他地方也容易谋生了。
这些规矩或者说大家的默契才渐渐的发生了变化,大家对于集体的利益考量比重就减少了。
以至于到了后面,很多这一辈的人,总是会说,现在的人没有以前团结了。
各家各户之间,也没有以前的那种氛围了。
其实,真要深究起来,不管是哪个时代,人心都是亘古不变,永远都是自私的居多。
那些一心为公,有着奉献精神的人,从古至今永远是少数。
每个年代的环境不一样,表面上的呈现方式就不同罢了,其实内核还是一样。
很多的规矩,也不过是适时的抱团取暖罢了,没有一些人说得那么美好,也不像部分人口中的那么不堪。
听着村里为自已打抱不平的话语,陈默收起心绪,自已是受害者,那就得表现得在惨一点更好。
陈默深吸一口气,迈着沉重的步伐,做出一副愁苦的面容,眼神中透露出淡淡的悲愤之色。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