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太子是谁吗?”
朱元璋拎着板凳和朱寿隔着桌子对峙,毕竟身体不如年轻人,一时被这小子逃窜,不然必让他看看老朱家的家法。
“太子不就是朱标,大明的常务副皇帝。”
朱寿大声回应,想分散爷爷的注意力,刚才一着不慎被打了下,屁股到现在还是火辣辣的疼。
“他是......”
朱元璋将到嘴边的字活活咽了下去,哼道,“目无君王,你爷爷我今天就代你爹好好教训教训你。”
“有话好好说啊,咱虽然和当今皇帝八百年前是一家,咱也没必要事事护着他们吧。”
朱寿边逃边喊道。
“而且我是让咱家先逃,万一等皇帝陛下杀红了眼,到时候咱逃都逃不掉。”
“那些乱臣贼子难道不该杀?”
朱元璋实在跑不动,便叉着腰,气喘吁吁地问道。
朱寿见爷爷停下,便转过身吐槽道:
“该杀,杀谋反的就够了,连有联系的不放过是什么道理?”
“就说那,宋濂,多好一个人啊,都七十多岁了还要被流放。”
“还有那李善长,怎么说也是和陛下出身入死过的,功勋可为开国功臣之最。
就是这样的人,竟然也被陛下牵连。”
“他都在大明坐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了,他帮助胡惟庸谋反是能更进一步?既然不可能再进一步,凭什么要拖着这个半只脚迈进棺材的身体,冒着诛九族的风险去谋反?”
“还有......”
朱元璋怒喝一声,“万一证据确凿呢?”
“证据,证据不也是一面之词。”
朱寿努了努嘴,不屑一顾,大明的锦衣卫说白了有什么查案方式,不过就是盘查,屈打成招。
“当今陛下在皇后去世后就没有能拉住他的人。”
“本来那些彰显恩宠的免死铁券,反而会像催命符一样时刻提醒着他们。”
“到时候大明的臣子在效力时总会想到这一幕,或许奉献了一生的地方,却没有他的安身之所,当所有臣子都学会明哲保身的时候,这大明就烂了。”
“正所谓,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
这时朱寿兴致勃勃地抬起头,却正迎上了冰冷的目光。
“好一个,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
朱元璋随口夸赞了句。
“过来,跪下。”
这时候朱元璋的怒气已经飙到整个人都红温了。
朱寿看了眼,知道不敢惹,便不情不愿地走了过去。
“你是从哪儿听说的?”
朱元璋问道。
“这民间不少都在议论,皇帝又岂能挡的住悠悠众口。”
朱寿笑道。
“我说的是,太子病逝的事。”
朱元璋冷声问道。
他作为皇帝,标儿的身体状况他比谁都清楚。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