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是十五,按例是要一家人一起用饭的。
许柔嘉坐在桌上,旁边站着赵静。
从她入门以来,这还是第一次这样用饭。
身为妾室,不能与主君主母一同落座,只能伺候在一旁布菜。
她脸上清晰可见屈辱之色。
许伦看不过去,犹豫了一会说道:“静儿,你也坐下吃吧。”
赵静倒是从善如流,立刻就在许伦左手边坐了下来,一点也不在乎余袖清的意见。
余袖清也毫不在乎,连眼睛也没有抬,只说道:
“将军,前两日我听说武安侯的私塾里请来了山青院的李鸿芳先生,想着孩子们年纪也不小了,在家里也不过读些散书,不妨送到侯府私塾里,也认真读两年书。”
许伦还没有说什么,赵静先抬起了头,李鸿芳是谁她倒不知道,但听见“侯府”
两个字,她一双眼睛都亮了。
“夫人,您可不能偏心,柔嘉小姐若去的话,津儿和沅儿也该一起去。”
余袖清淡淡地点了点头道:“这是自然。”
许伦却皱起眉头:“侯府那几位小少爷和沅儿、柔嘉年纪相仿,她们过去,怕是不相宜吧?”
余袖清道:“都还是孩子,何况只是一起读书而已,不妨事。
难得李先生肯来,就是不长久地读,当两年他的学生,日后说起来,咱们家的姑娘也是认真进过学的。”
许伦闻言也觉得有理,点了点头:“既然如此,明日我就去侯府走一趟,等明年开春,就把孩子们送过去吧。”
赵静听了心里喜不自胜,抬头打量了两眼自己的女儿。
许沅长相清秀,若是能得到侯府嫡子的青眼,日后飞黄腾达,指日可待……
等吃完饭,她便匆匆拉着人打听侯府的情况。
原来这武安侯膝下,只有一个独子,名唤谢扶章的,今年刚刚十二。
这孩子小小年纪,却是文武双全,从小和皇子公主们一起长大,为人更是谦逊有礼,容貌俊俏,是京中数一数二的好儿郎。
这样的孩子一旦长成,不知道多少名门闺秀的父母眼巴巴盯着,如今她的沅儿能同他一起进学,能同他青梅竹马地长大,简直是天赐良缘!
她越想越激动,一抬头却看见女儿正乐呵地和丫头翻花绳,连忙将她拉过来,谆谆教诲:
“沅儿,虽然对外你是那个许柔嘉的妹妹,可你实际已经十一岁了,再过两年就是议亲的年纪了,你知不知道?”
许沅一脸疑惑:“娘,那又怎么了嘛?”
她一指头戳在她脑门上:“傻丫头,你知不知道自己要和谁一起上学了?”
“不就是和那个许柔嘉,还有弟弟吗?”
“娘是说侯府!
你要和侯府的小侯爷一起进学了,你知不知道?”
“什么猴爷虎爷,那是什么人?”
许沅一心记挂着没翻出来的花绳,说话间就要从母亲怀里溜出去,却被牢牢抓住。
“沅儿,你不是小孩子了!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