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汉,百姓自发上万民书,一表明君之明,二示民心所向。
白发苍苍的老者在侍卫引领下颤颤巍巍步入殿内,跪地叩首。
刘宏道:“老丈快起,不知老丈率领百姓上万民书,所为何事?”
老者起身,略显紧张:“启禀陛下,草民世代居洛阳,略有名望,故受城中父老委托,写下万民书,共八万百姓印证,此次是为了推举虎威将军敖烈晋升骠骑将军而来。”
闻言,何进怒斥:“一群平民百姓,懂什么天下大计,竟敢妄议朝政?”
刘陶立刻反驳:“大将军此言差矣。
民乃国之根基,百姓安居则四海安宁。
黄巾之乱犹在眼前,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大将军怎能视而不见?”
刘陶直言不讳,虽不受百官喜爱,但在文人士子间威望颇高,文人之笔,有时胜过武将之刀,其名声甚至能影响时局。
加之刘陶亦为皇族,刘宏虽不甚喜欢,但知其言多有道理。
于是刘宏出言助刘陶:“没错,百姓乃国家之本,得民心者得天下。
这话还是敖烈皇侄私下对我所说,何爱卿,你先退下吧。”
何进闻言无言,尴尬退下。
刘宏和颜悦色地看着老者,笑道:“老丈,为何要推举敖烈皇侄为骠骑将军?”
自接得骠骑将军、冠军侯的圣旨后,敖烈的日子愈发清闲自在。
某日,他带着十数名血杀营精英,策马游荡在城郊,任由照夜雪龙驹自由驰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一行人行至城外三十里的一处山径,敖烈收缰缓行,欣赏沿途风光。
突然,一阵女子的呼救声划破山林的寂静。
敖烈勒住马匹,凝神倾听。
“救命啊!
谁能救救我们啊——”
没错,确有人身处险境。
敖烈毫不犹豫,驱马疾驰向声音源头奔去。
身后的血杀营将士亦闻声,见敖烈先行,纷纷催马跟进。
数十步之外,一群黄巾余孽正在洗劫一辆马车,一旁倒着一个二十出头的女子,两名少年,一个二十左右,另一个十五六岁,正无助地蹲在她身旁。
看来,这三人原本乘坐的马车被黄巾贼夺走,弃于路旁。
为首的黄巾贼见手下搜查马车,便走向女子,满脸猥亵笑意,淫笑道:“姑娘,何不来与大爷寻欢?我身强力壮,定让你满意。”
话毕,竟恶心地摸向自己的腰腹。
那年长些的少年愤然而起,指着贼首斥责:“我姐弟三人的财货已被你们夺去,你为何得寸进尺?须知天地有鉴,作恶自有报应!”
贼首咒骂一声,大手如蒲扇般挥向少年的脸庞。
尽管少年有所防备,但他毕竟书生气重,瞬间被击倒在地,脸上印出五个鲜明的手指印,口鼻溢血。
打倒少年后,贼首露出狰狞笑容,嘲讽道:“区区弱质,也妄想英雄救美?笑话!”
走近两步,俯视倒地的女子,贼首的欲念又起:“哎呀,长得还算标致,哈哈,老子许久未曾近女色了,来吧。”
污言秽语伴着贼首的脏手抓向女子衣领,只需一扯,衣物便会撕裂。
就在此刻,敖烈威严而不怒的声音响起:“全都给本侯住手。”
千钧一发之际,敖烈及时赶到。
听见敖烈的喝声,正翻箱倒柜的黄巾贼停下动作,凶光毕露,转身欲看究竟谁敢干预他们。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