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十一秦国变法-《史鉴明古》

周十一秦国变法(第1页)

献公即位,平定边境并且安抚百姓,迁移首都到栎阳,而且想要向东讨伐,收复秦穆公故土,重新修改穆公的法律。

对国人说寡人思念祖先遗志,常痛于心。

无论是门客策士还是文武群臣只要有人能想出,出奇制胜的谋略使秦国强大的人,我给予高官厚禄并且分封土地。”

于是魏国公孙鞅听闻秦献公下达法令,于是往西进入秦国。

公孙鞅又名卫鞅亦称商君。

是魏国宗族中非正妻的嫔妃所生的庶出后裔,喜爱刑法之学。

侍奉魏国宰相公叔痤,公叔痤知道公孙鞅是德才并美之人,没有来得及推荐,恰巧病势危急将死,魏惠王魏?前往住处探视病情说:“公叔病情如果不能医治,国家宰相之位将托付给谁呢?”

公叔说:“痤家中庶子卫鞅,虽然年纪轻轻,有异常的才能,希望君主国事都能听从于卫鞅!”

魏惠王不作声。

公叔说:“君主假如不听从任用卫鞅,一定要杀掉卫鞅,不使卫鞅离开魏国。”

魏惠王同意而离开。

公叔唤来卫鞅道歉说:“我是先君后臣,所以先为君主谋划,后告诉卫子。

卫子一定赶快离开这里啊!”

卫鞅说:“君主不能用公子的话任用臣,又怎么能用公子的话杀掉臣呢?”

终究没有离开。

魏惠王离开住处,对左右侍从说:“公叔病势很是严重,可悲啊!

希望让寡人把国事托付给卫鞅处理,既又劝寡人杀掉卫鞅,难道不荒谬吗?”

卫鞅已经到达秦国,利用贿赂君主所亲近的臣子景监以求见秦孝公,讲说使国家富裕,兵力强大的计策,秦孝公非常高兴,和卫鞅议论国家的重大事务。

显王十年,壬戌,公元前359年

卫鞅想要对国家法令制度等作重大改革,秦国人不高兴。

卫鞅对秦孝公说:“可以和百姓共享成果,不能和他们商议创业。

终极品德的人是不会与平常的俗人合流的,能成就极大功业的人是不会和众人谋划的。

圣人治国,只要能使国家强盛,就不沿用旧的法度;只要有利于人民,就不遵守旧的礼制。”

甘龙说:“不是这样。

遵守国家法度,官员熟悉礼法人民生活安定。”

卫鞅说:“普通的人安于旧有的习俗,学者则沉溺于旧闻之中。

因此这两种人,担任官职与奉公守法的百姓是可以的,不能和他们议论法律之外的。

聪明的人制作法律,愚笨的人只能受法度的抑制,有才德的人更改礼法,不成材的人受礼法限制。

秦孝公说:“对。”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