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城的连雨天,最长的以月计量,修葺再好的房子,也会漏水。
因此,每当连绵阴雨天气,李七夜都会过来看望,这些年来,修葺房子花的银子,已经可以买一座小小的宅院。
许多年过去,姬婆婆家附近,变化极大,城里张半城买下了姬婆婆家不远的大片房子,建成了六艺馆,每日里琴瑟和鸣,人来人往,非常热闹,俨然成了城东北地标场所。
大乾朝禁娼,却并不禁止卖艺。
很多人便打着鉴赏音乐的幌子,做买卖皮肉生意,因为每月有大笔的赋税,流进国库,朝廷便也听之任之。
许多年下来,六艺馆不住扩建,成了规模,姬婆婆的几间屋子,一个小院,如同被汪洋大海包围的孤岛。
李七夜穿过悠长的道路,六艺馆门口,很多涂脂抹粉的女子,大声揽客,向过往的男子,说着露骨的言语,甚至上前动手拉扯。
清风挡在李七夜面前,大声训斥了几个拉客的女人。
李七夜用雨伞遮挡面孔,急匆匆走过,但男女放荡的声音,无法遮挡,不住传进耳朵,李七夜微微皱眉。
清风低声骂道,“这些女人,做什么不好,偏要靠卖肉为生,害了自己也就算了,还要拉了男人,去害自己的姐妹。”
李七夜苦笑,没有说话。
这些女人,年老色衰,又没有其他本事,只能站在门口拉客,换口吃食,苟活残生,至于是不是坑害姐妹,她们根本不会想,甚至会觉得,我帮姐妹拉到了客人,是给了她们一条活路,绝不是害她们。
六艺原本是读书人六种技能,是非常风雅之事,但风雅一旦跟风月和银钱扯上关系,便黯然失色了。
雨水越来越大,在姬婆婆屋顶脊瓦上,砸出万千水花,李七夜微微发笑,上前扣门。
有个苍老的声音响起,“是李大人来了!”
姬婆婆是做小生意的贫寒百姓,加上早年间,老伴儿病故,变成寡妇,平日里很少有人登门,冒雨登门的,除了李七夜不做他想。
门分左右,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妇人,站在门洞下,看到李七夜站在街上,撑一把墨骨伞,风裹挟雨点,砸的伞面噼啪作响。
“我来看看婆婆。”
李七夜笑着,收了墨骨伞,放在门洞里控水,接过姬婆婆手里的伞,帮忙撑着,挡住了吹向姬婆婆身上的雨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我劳累惯了,吹点雨水不妨事,倒是你,官家身体,不能伤了。”
姬婆婆用力推着李七夜胳膊,感觉推不动,便不再坚持。
李七夜熟悉院子里一草一木。
他曾经在这个院子里,住了整整一百零八天。
“上次的工匠很用心,修补的房子很好,没漏!”
姬婆婆陪李七夜站在廊下。
李七夜在打量房子,姬婆婆却在打量李七夜,此时的卖鸡老妇人,眼里有光。
她曾经也有个儿子,但两岁夭折。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