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去西苑了。
这消息仿若一道惊雷,在朝堂之上炸开,群臣无不哗然。
“自今上之前,大明列圣谁去西苑都行,唯独今上不行。”
一位大臣捋着胡须,痛心疾首地说道,眼中满是忧虑与不满。
“对,难道又要重现豹房故事吗?”
旁边的官员附和着,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提及“豹房”
二字,众人皆面露惧色,在众臣眼中那曾是正德十六年之前奢靡荒唐的象征。
“难道陛下当真忘了正德十六年重返内禁之时与左右曰当不复豹房之事的话了吗?”
又有人高声质问,言辞犀利。
“陛下宠信的都是些什么人?一个乘时邀幸,得为吏部尚书,入阁办事的王琼,一个是不敛财不断,有辱斯文的秦金、梁材!
一个礼部春官,对佛郎机人妥协、对倭人妥协的好好先生!
一个是花钱如流水的兵部尚书!
还有宫内那二三奸佞,道士!
都是蒙蔽圣听之人!”
一位御史义愤填膺,涨红了脸,慷慨陈词,将心中积压已久的愤懑一股脑儿倒出。
“不错,陛下任用的定国公徐光祚,贪暴非常,武定侯郭勋执掌锦衣卫更是奸佞,听说他抄家有一种手段,列举亲族,挨个搜查,名曰贪犯藏匿财产,从而通通查抄,连祠堂供奉祖宗的银子都被抄了去,诨号抄家侯!”
有人接话,话语中满是嘲讽与鄙夷。
“对对对,还有那夏言、李充嗣,二人也是如此!”
众人你一嘴,我一舌地讨论着,情绪愈发激昂,仿若一锅沸腾的热粥,喧嚣不止。
“别说他们这些人,江彬这小人竟然也能坐管京营,杨一清也是不什么好东西,等他到了京城,看我怎么去他府上骂他!”
一位年轻气盛的官员挥舞着拳头,眼中喷火,全然不顾礼仪,只想将心中的怒火宣泄。
当然,这些言论也很快流传到了朱厚照的耳朵里。
张大顺一边念,一边瞅皇帝。
见皇帝的脸色越来越不好,自己的声音也越来越小,仿若被朱厚照周身散发的怒气压制。
“念,怎么不大声念!”
朱厚照呵斥道,声音如洪钟,震得殿内众人一颤,他双眸喷火,死死盯着那奏本,似要将上面的字看穿。
张大顺闻言,赶紧提高音量:“工科给事中说当今圣上摒弃国家大臣,宠信小人,大明之江山是祖宗的,不是。
。
。
。
。
。”
“不是朕的,我说的对不对?”
朱厚照闻言道,“哈哈哈。
。
。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