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外祖父治家整饬,他家的房屋都收拾得很清爽,窗明几净。
他有几间空房,檐外有几棵梧桐,室内有木榻、漆桌、藤椅。
这是他待客的地方。
但是他的客人很少,难得有人来。
这几间房子是朝北的,夏天很凉快。
南墙挂着一条横幅,写着五个正楷大字:
无事此静坐
我很欣赏这五个字的意思。
稍大后,知道这是苏东坡的诗,下面的一句是:
一日似两日
事实上,外祖父也很少到这里来。
倒是我常常拿了一本闲书,悄悄走进去,坐下来一看半天,看起来,我小小年纪,就已经有一点隐逸之气了。
静,是一种气质,也是一种修养。
诸葛亮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心浮气躁,是成不了大气候的。
静是要经过锻炼的,古人叫作“习静”
。
唐人诗云:“山中习静朝观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习静”
可能是道家的一种功夫,习于安静确实是生活于扰攘的尘世中人所不易做到的。
静,不是一味地孤寂,不闻世事。
我很欣赏宋儒的诗:“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唯静,才能观照万物,对于人间生活充满盎然的兴致。
静是顺乎自然,也是合乎人道的。
世界是喧闹的。
我们现在无法逃到深山里去,唯一的办法是闹中取静。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