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渐消失的声音-《微晕的树林》

逐渐消失的声音(第1页)

逐渐消失的声音

“你早哇!

吃饱没?”

这种对陌生人最寻常的招呼声已不存在了。

如果,生活中某一类语言的使用频率可以作为鉴定人际亲疏的方法之一的话,那么,招呼用语减少,意谓着人的基础关系已经转变。

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当然还是需要的,可是一开口就是商业语言、办公室语言……

如果你也观察过,会发现愈是规划完整、分类清楚、标榜现代化经营的民生场所,愈不需要开口讲话;所有可能发生的询问都被标示清楚了,你连开口的机会都没有。

你一定逛过超级市场或大卖场,不管停留多久,我保证你一句话都不必说就可以完成购物、结账。

所以,台北街道老是保持悒郁表情,我们要充分谅解。

因此,当我坐小型公车上山散步时,一位六十余岁老伯一上车就对每个人微笑、问好,着实令我惊讶。

下车前他突然对我说:“我就住在那里,有空来喝茶!”

引起我的好奇。

几天之后,我真的去了。

他家朴实无华,夫妻俩守着茶园,三代种茶逾百年。

买茶卖茶不重要了,主客闲话古厝新宅、儿子媳妇孙子家常事。

“清明之后采茶,有空你来看看!”

他说。

他让我感动,一位老者的智慧,从土地与茶园的劳动之中浸润出来的对人的善意。

话说回来,如果你去超市,若有收银小姐主动对你微笑问好,还悄悄地说:“明天有上好茼蒿菜,要来买哟!”

我就输你一百元。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