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兰身份特殊,背后牵扯极深。
虽然和前太子吴英有过口头约定,但终究没有搬到明面上。
所以她也算不得吴英的女人,既然如此,就还有再嫁人的权利。
更何况葛兰本来就不是普通人,不管是她本人还是她背后的势力,都不可能让她给前太子守孝。
所以。
皇后张毓同意了这门婚事,毕竟当年葛兰也是经常跟随其他达官显贵的女眷入宫请安,不管是样貌还是言行举止,葛兰都无可挑剔,所以皇后对于这个小姑娘自然是有好感。
完成了这件事情后,接下来吴欢就是回家,耐心等待时间。
因为他哥死没够三年,他也要守一下,过了这三年才能谈婚论嫁。
得知这件事情,其实朝堂上都是有些骚动的。
皇后作为一国之母,给皇室成员指定婚配天经地义,但她考虑的面没有那么复杂。
更重要的是,在她看来,两个都是自己的儿子,争一争无可厚非,谁输谁赢她都是皇太后,自己都是太子之母。
所以金口一开,给皇帝和宋寖都整不会了。
宋寖稀里糊涂的跟着葛家站队成为了洛王党。
但是,宜王吴熙关键时刻拎不清了。
他在府里破口大骂起来,大概意思就是自己的哥哥竟然偷家,釜底抽薪,还说的那么冠冕堂皇,摆出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
于是黄缘再次发言,意思是可以让毅国公曹烨带头联名上书,以葛兰之前已经是前太子名义上的未婚妻子了,不合适再嫁给吴欢。
曹烨知道他们的想法后,也是大惊失色,表示不可。
毕竟葛兰是葛家嫡女,她爷爷可是大业前中书省丞相葛延,舅舅是宋寖,外公宋得之。
因为她老爹死的早,葛延可是很关心这个孙女的。
尤其是她可是一个极好的政治工具,一个人代表了宋,葛两家。
换句话说,谁娶了葛兰,谁就能获得军方宋寖,以及洛阳周边士族的支持。
宜王吴熙如果非要让葛兰给吴英守寡的话,就只有死路一条。
彻底得罪两大家族。
曹烨在洛阳混了差不多二十年,也是跟着皇帝混了二十几年了,怎么可能不清楚这位皇帝陛下的为人。
一旦他上书,惹恼了宋寖和葛延(这老头子可还活着呢!
),到时候皇帝八成会为了平息他们两家的怒火,而选择把他踢出洛阳核心群。
这是他不能接受的,毕竟曹烨可是顶着武皇帝吴承宗巨大的压力迁到洛阳跟随吴立炎的。
如此辛苦才能换来现在的地位,怎么可能如此草率冒险的乱来呢?
各位看官可以回想一下之前第三章的内容,曹烨的大儿子曹利和三儿子曹吉和吴欢关系好,经常出去骑马射箭,谈天说地。
这句话是重点,也代表了老辣的政治家曹烨的布局格局。
两边下注!
儿子们从小和洛王吴欢玩的好,无可厚非。
老爹因为有了新祖宗,抬高了门第,所以成为宜王吴熙一党,也没毛病。
就算是有人想借题发挥又能说什么呢?
如果将来是洛王吴欢赢了,那么看在两个儿子从小玩到大的份上,曹烨哪怕是被贬为平民,曹家也能继续延绵不绝下去。
所以现在绝对不能当出头鸟。
听见他的劝谏,吴熙还不乐意,但也只能耐着性子,按定了下来。
毕竟说到底,所谓的婚姻也只是个口头协议。
他还有时间去改变。
于是就这样让在座的各位安稳的度过了451年的冬天。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