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高从众人中出列,拱手言道,“如能修生养息,必能安邦定国。
若无后顾之忧,地方自可安心从命。”
此时,吕不韦站了出来,语气缓和却不无警告,“新政非小事,需深思熟虑,不可操之过急。
秦公子年轻有为,不乏良策,但亦需谨慎行事。”
不想,秦理早已料到这一点,他微微一笑,淡然答道,“吕丞相所言有理,正因如此,我将召集年轻有为之士,广纳贤能,共谋可行之路。”
吕不韦闻言一怔,察觉出秦理的潜台词。
这不仅是削弱他的影响,更是在昭告众人,他秦理将在谋略与人心的争夺中,加速践行自己的意志。
朝会结束,秦理与赵高并肩走出大殿,赵高低声道,“秦公子,此次虽为险中求胜,却也大幅削弱了吕丞相的声势。”
秦理点头道,“吕不韦自是难缠,但他的时代终将过去。
赵高,这次的成功离不开你的帮助,接下来的布置仍需依靠你。”
赵高心中一阵悸动,抬起头目光坚定,像是对未来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
在他们背后,嫪毐站在不远处,目光中充满了不甘与怨愤。
他知道,自己若想在这个激变的局势中有所作为,绝不能让秦理独掌风云。
那阴沉的眼神仿佛在诉说着他内心的挣扎与野心。
宫墙之外,风起云涌,而宫内的角力才刚刚开始。
秦理抬头望向远处蔚蓝的天际,心里明白,今日的种种,正是他与帝国命运较量的起点。
他必须无惧无惮,一步一步,走向那个最高之位。
朝会后的几日,秦理忙得不可开交。
他知道,要保证自己的未来,眼下最紧要的是广纳贤才。
他坐在书房里,翻阅着赵高递交的推荐名册。
书房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书架上摆满了古籍。
来自四面八方的才能之士,有的以智谋见长,有的管理有道,还有的是俊杰才子,各色人等,令人眼花缭乱。
这时,赵高走了进来,神色间不无疲惫,显然是为了寻觅贤才费了不少心思。
“赵高,你看这位来自南地的李策如何?”
秦理指着名单上的一个名字问道。
“李策才名远扬,听闻其在乡间治理有方,口碑甚佳。”
赵高答道,“并且,李策也是识时务者,知道顺应潮流。”
“好,就从他开始吧。”
秦理满意地点点头。
然而,在秦理向着构建自己势力的道路上努力之时,嫪毐却在暗地里酝酿着自己的计划。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