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柴薪,松节油,火,雨雾···构筑起一套精妙的平衡,那火舌盘缠摆弄,变化万端,让人百看不厌。
赛奈和米卡拉在宽阔的岩洞深处散步,她们向暗处呼喊,回音阵阵。
赫人侍从为她们打理好了的安置所——一处天然的分支洞口,私家酒窖的大小,里面有石质的台基和卧榻。
赛奈对此很满意,米卡拉打开书箱,取出写作用具。
下笔之时赛奈有些迟疑,她想不到从何处下笔去述说这段时间的见闻,于是打算找找乌尔佳——她觉得赫人里最让她感到亲和的人,去和她谈谈。
乌尔佳本是受命去看望二人,反而是赛奈和米卡拉来自己的屋内探访,便掸了掸披风和短袍,十分热情地接待二人。
“这是我自制的奶干,在熬制奶汤时调和了一些甘草和盐”
几个人开始聊起食物,柔和的火光打在每个人脸上,“牛羊奶的腥气缓解了很多,希望你们喜欢。”
“很清凉的一种甜味,”
米卡拉品着“和我们的蔗糖甜食相比更让人舒心,而且不是那么疲惫了。”
乌尔佳比联衡,比起眼前二人都年长一些,现在她心情变得很好,取出行囊里一把浅棕色的块根,上面的浮土已经洗净,和她们分享这些草药香料,赛奈米卡拉啧啧称奇。
“泉沙国的服饰,我有些熟悉,小的时候曾经见过。”
乌尔佳调侃。
借来赛奈的外衣,细细地观察,“用料低调却考究,虽然是素色织物,但细看工艺繁杂,精巧搭配是我们蛮族(Barbarian)无法企及的大气。”
“你们。
。
。
何以蛮族自诩?”
米卡拉有些诧异,“我们去过很多蕞尔小国,他们有的粗野,混乱,无知。
。
。
相去你们甚远,反而最讨厌被称为‘蛮族’”
“‘蛮族’这个词,是我们父辈的自诩,”
乌尔佳神情严肃,正襟危坐,但也摆脱不了孩子鹦鹉学舌的稚气,讲述着自己也不明白的大道理。
“被流放,走向蛮荒之地的,来自东方帝国的勇士部族。”
米卡拉已然处于惊愕的状态,赛奈则渐渐会意,自得其乐地开始了记述。
循着就商路穿过沙漠,一个月里鲜有人迹。
愈发向内陆行进,绿植愈多,再一次穿过高山,我们到达了一片广袤草原。
令人欣喜的是有人在这里生活,他们自称赫人边民“拓荒者”
,十分热情地招待了我们,然后由巡边的骑手带我们到达了草原牧民的“圣都(GrandMesa)”
,在略有起伏的草原间,突兀地拔地而起一片平坦台地,四围是陡峭嶙峋的土石悬崖。
说来是个很好的围篱设栅,开展集市的好地形。
赫人有很特别的游牧传统,他们住在饰有彩绸的毡帐,茅屋里,排水系统有序。
毡帐虽然朴素单调,却能做到抗风防雨。
除了地位较高的人,牧人的马匹是拴在一起,草料也常常是共享的。
他们有自己的纺线织布,印染涂层工艺。
有严格的规矩,而在此之外就是自在的广袤天地。
不近人情的军队贵族,和自得其乐的牧民给我留下了深刻念想,也许这印证了导师的那句话
“人们最向往的,还是能看到明天的安逸生活。”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