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西安的街头依然繁忙,商铺依旧在市区的角落里叫卖,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湿润的气息。
父亲的身影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显得格外突出,他的步伐沉稳却有些缓慢,背上背着沉重的行囊,像是背负着一段历尽艰辛的旅程。
父亲已经63岁了,年纪渐长,走路时总是带着些许弯腰,那些曾经挺拔的肩膀,现在被岁月压得愈加沉重。
可是,今天,他走得特别坚定,仿佛一切的劳累都不值一提,只为了一个目的——见女儿一面。
从家里到西安有四个小时的车程,父亲说是“坐了四趟车”
,其中有短途也有长途。
他没有任何抱怨,也没有半句闲话,只是在每一次换乘的站点,默默地拿起那沉甸甸的包裹。
那些土特产,带着家乡的味道,是父亲自己亲手挑选、亲自准备的。
他从家里采摘的红薯、捡来的核桃、包好的酸菜,都是他花了大把时间一件件准备的。
每一样东西,都带着父亲无言的心意。
尽管他的身体日渐衰老,但他却依然不肯轻易让女儿失望。
在父亲背着那两袋子沉重的蔬菜,手提着酸菜桶、怀里抱着月饼的瞬间,女儿站在楼下的街角,看着那个熟悉却逐渐陌生的身影。
她的眼睛突然湿了,泪水几乎不受控制地掉了下来。
那一刻,她突然意识到,父亲虽然嘴巴很少说爱,却总是用这样的方式在告诉她:不管多辛苦,不管岁月如何,他永远都会为她付出一切。
女儿迎上去时,父亲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把那些沉重的包裹轻轻放下,然后用那双布满老茧的手拍了拍她的肩膀。
没有言语,没有拥抱,只有那深沉的目光,仿佛透过了她的脸,看到更远的地方,看到她心底的某个角落。
“吃了没?”
父亲问,声音低沉,带着岁月的沙哑。
“一路上没吃东西吧,等会儿有空,咱们去吃点东西。”
他习惯了不表达太多情感,只用最简单的话语来关心她。
而他带来的东西,虽然看似普通,却每一样都沉甸甸的,充满了父亲那份特殊的爱。
她忍不住想哭,父亲的眼神一如既往的平静,仿佛一切都不值得多言。
她知道,父亲从未习惯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
他从小到大,给她的爱都是沉默的,像一块沉重的岩石,默默地支撑着她的生活,虽不言语,却永远不会动摇。
小时候,她总是在父亲的肩膀上撒娇、哭泣,要求着他满足她的小小愿望。
而现在,她已经不再是那个无忧无虑的小女孩,尽管岁月早已把她带入了成年人的世界,但每当面对父亲,她依然是那个习惯依赖的孩子,习惯了他那种不动声色的保护。
她不忍心直视父亲的眼睛,泪水又一次涌上了眼眶。
她突然觉得,这一刻的沉默,比任何话语都更能打动她。
她知道,父亲并不擅长表达,他的每一次付出、每一次劳作,背后都有着更深的心思。
就像这些土特产,它们不仅仅是一些普通的蔬菜和食品,它们是父亲一路走来,用汗水与坚持换来的结果,是他辛苦劳作后的点滴心意,是他对女儿深沉无言的爱。
父亲开始拆开那些沉甸甸的袋子。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