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后,学堂。
“劝学。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陶小夭一听见这些鸟语,便立刻浑身酸软无力。
左边,云天在呼呼大睡,口水逆流成河,右边的案几是空的,未名又不知跑到哪里去逍遥了,前面,贺绵绵认认真真的在听课。
陶小夭懒懒的打了个哈欠。
春日的阳光如同水晶般洒落在学堂内,窗外鸟儿叽叽喳喳的声音和学堂内朝气蓬勃的古华新生们的朗诵声掺杂在一起,嘈杂的声音渐渐在神游的陶小夭耳廓中模糊。
“陶小夭,给我立即背出《劝学》第三段!”
陶小夭一个激灵,猛地端坐起来。
她抬起头,映入眼帘的是教书先生吹胡子瞪眼的模样。
“噗!”
的一声,她笑了出来。
“陶小夭你笑什么?!”
先生姓陈,学生给他取外号为‘陈变脸’,据说他是在古华长老们面前一面,背后又一面。
而且对那些家里有权有势的学生们殷勤得很,对于那些家境普通的孩子们就又拿出一副‘我是你老子’的架势来。
陶小夭对此忿忿不平,经常与他过不去。
而时间久了,也就没人记得他真名实姓是何了。
陶小夭敛了笑,站起来道:“回先生的话,你长得太像一位大人物了。”
陈变脸闻言,挺直了胸膛理了理衣襟,得意道:“是吗?像谁啊?就算你拍我的马屁,也是丝毫无用的。”
“像牛头马面里的……马面。”
语毕,哄堂大笑。
“不许笑,安静!
这里是学堂,要严肃!”
陈变脸恼得甩着袖子怒道,白色绸缎袖口呼啦呼啦的在空气中划动。
学堂内顿时鸦雀无声,只是还有窗外落在枝头的黄鹂鸣啼几声,像是在笑他。
“陶小夭,你若不想上我的课大可不必浪费时间来此。”
蓦地,他又阴阳怪气的说道:“反正再过段时间,你想来,怕是也没有这个机会了。”
陶小夭眼神一凛,道:“你什么意思?”
“难道没有先生跟你说过?古华初学者若想正式成为古华弟子,就得过五关斩六将,通过文、武、德,三样考试!”
半响,他又冷笑着悠悠的道:“就凭你?怕是连第一关都过不去吧。
即便,你是掌门亲传弟子,也不允许有例外的你说是吧?”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