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心结-《思美人·山鬼》

第6章 心结(第1页)

悲回风之摇蕙兮,

心冤结而内伤。

——《九章·悲回风》

一片寂静,殿上无声,屈原便静静地跪伏于下,两侧文武朝臣皆大气也不敢吁。

良久,楚王睁开眼,深深地看向屈原。

随后他缓慢而坚定地抚起掌来,一下接着一下,唇边笑意渐浓。

很快,整个大殿中都回响起群臣热烈的掌声,在这深秋的寒意中生出一股暖洋洋的热烈来。

“灵均,平身吧。”

楚王微笑道,“赐席!”

一语既出,满座皆惊。

屈原虽为大司马之子,但官职仅为区区文学侍从,楚王寿辰这等举国盛典,按规定他本不得入席,只能站立在后侍奉。

不少人从楚王这两个字中嗅出了不同寻常的味道,一时间不觉各怀心事起来。

屈原起身后,再次向两侧朝臣微微躬身示意,并向站列中的屈由略一点头,便从容来到原是为大司马所设的座席。

其位仅在楚王及众妃下首,与昭和、景颇同列。

在众臣瞩目中,年轻的诗人端正屈膝跽坐下来。

在他身边同席而坐的昭、景二人,心中五味杂陈。

两人无意间眼神交会,同时在对方的脸上看到了尴尬和不快,下一秒却又都赶紧收起来,重新挂上一副衷心感佩的表情。

眼见屈原虽尚年少,于大殿之上,众臣座前,却能有如此从容气度,楚王面露欣赏之色。

“一曲《橘颂》,可谓字字珠玑,俱是妙笔生花、惊世之语,灵均实乃天赐大楚之奇才。

依不谷看,灵均才是我大楚的第一美玉!

爱卿们以为如何?”

大楚第一美玉!

满座哗然。

虽然适才的赐席之举使众臣心中早已有所预料,却不想楚王竟不吝如此盛誉。

王叔子尚立即举爵笑赞道:“屈子一曲惊为天人,吾王之爱才惜才之情,更令臣等感怀。

君王如此,臣复何求。

恭祝吾王诸事顺遂,大楚国泰民安!”

众臣立即齐齐举爵恭祝:“吾王诸事顺遂,大楚国泰民安!”

饮毕,昭和朗声道:“大司马果然教子有方,长子为国效戎马之力,二子长于诗书文学,两子文武双全,德才兼备,皆可为大君分劳解忧,实为我大楚之幸。”

景颇亦附和道:“极是。

当然越贼刺王,大司马携两位世子舍命护君,重伤在家,仍不忘着二子为吾王献曲恭贺。

听闻二世子更是以身犯险,不顾自身安危,力退越贼刺客,以护我王周全。

此忠君护国之情真令我等动容。”

此言一出,当下引得一些臣子面色古怪。

那日屈原力护之人乃是无明,为此不惜以下犯上,险些殒命圄牢,此事内情虽少有人知,但宫中与牢内人多口杂,没有不透风之墙,如景颇、昭和耳目众多,自是早已知晓其中曲折缘由。

如今正值大君寿辰,景颇重提此事,明颂屈原及大司马之德行,暗地却是点了屈原涉嫌勾结刺客之隐痛,其用心险恶,可见一斑。

在场座席之中各位当家重臣各有耳目,自是将景颇之意听得十分明白。

王叔子尚眉头微蹙;昭和则面容不改,微露笑意。

楚王面色一凛,微露不快,似是忆起了当日屈原的不逊之举。

屈原却只做未觉,举起面前的子工万爵,高声道: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