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朱灵境有一个奇怪的习惯,每一次坐在候机大厅里无聊地阅读手中的登机牌的时候,她会不由自主地想想,自己这趟飞行有没有忘带什么东西——大多数情况下,还是会忘记一两样东西的,比如一本原本打算在途中看的书,比如托运行李中忘了塞一瓶隐形眼镜的护理液……只要有一样并不是那么重要的东西被忘了,朱灵境就会松一口气,因为她相信,有了这点瑕疵,这趟旅行中,以及抵达目的地之后,便不会再发生任何不好的事情。
这当然是迷信。
朱灵境一直记得,那个大年初二的北京。
她是被当时的公司紧急召回的,母亲一面埋怨她的老板虐待员工,一面帮她轻松地打点好了行李。
当然母亲的语气里还是有那么一点点满足的——她觉得这显得她的女儿对公司很重要。
从首都机场出来,灵境直接拖着箱子去了会议室。
那是她第一次知道,东二环原来可以不堵车。
出租车司机神情淡漠,带着她长驱直入,好像在运筹帷幄着阴谋。
没有了那些密密麻麻的人,环路两旁的楼群看起来都像是在静静地等着进摄影棚拍照。
她把车窗摇下来一点,这城市空旷了之后,悬崖林立,缝隙幽深处自然生出一股冷风,毫不犹豫就冰透了她的脸。
真是爱极了北方的冬天。
二十分钟前,车速就已超过八十。
她想提醒司机前面有摄像头,不过想想,还是算了。
然而有一辆现代呼啸着超车并把他们远远甩在身后。
正前方,两三个十几岁的孩子奔跑着横穿马路,把建国门外大街当成了放学后的操场。
这城市的血管骤然畅通,她自己成了新鲜的血液,轻盈地,就抵达了她的目的地。
没有人的北京酷似梦境。
“梦境”
当然只是个修辞手法而已。
紧急会议的目的,就是向公司所有的中层员工宣布他们的公司正式破产。
而灵境所在的公关部,最后一项工作,便是在春节的这几天里,准备好应付假期结束之后必然蜂拥而至的媒体。
当然还有一些更棘手的事情,比如通知所有正在过年的同事。
办公室里兵荒马乱,不过每个人都在神色平常地商榷细节,没有人谈论这个噩耗本身——所以她也必须做出一副“早就知道了”
的神情,事实上,即使最近半年来用户数据已经很难看,她也没想到真的这么糟。
就在圣诞节前,她们公司还入选过某个知名财经杂志的什么“潜力企业排行榜”
——也就是说,她以为这种表面的光鲜还能撑一段日子,说不定,就真的撑过去了呢。
不过她也知道,自己在某些时候确实迟钝。
比如,大学的某个假期,她跟初中同学吃饭,她们笑着说起当年灵境被另外一些女生暗地里冷暴力排挤的倒霉处境,她也跟着笑——但她的确是第一次听说这件事。
后来去英国待了两年,好像就……更迟钝了。
她就像在所有普通的工作日那样,从茶水间的窗子那里,眺望着黄昏。
理论上夕阳不知道春节假期的存在,但是夕阳也许知道这座城空了大半。
她们的写字楼离北京国际饭店不远,有些年头了。
在这个城市,一栋十五年的写字楼看起来就像是文物——茶水间的窗户朝向一条僻静的小街,影影绰绰,看得见居民区的蛛丝马迹。
不过所有小小的店面都已关门:7-11、烟店、五金行(灵境一直奇怪它为何会出现在这里)、复印店、杭州小笼包……每间店铺都落着一把大锁,看上去,自己像是被日常的琐碎生活毫无理由地拒绝了。
过一个年,这个街区就寂静入骨。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