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贺兰又带着蒋梅信心百倍的出发去了县里,今天的任务比较重,要先去电焊铺子定做一辆用来摆摊的脚蹬三轮车,还得将食用油和各种食材、调料的货源摸清楚。
贺兰将三轮车的手绘图纸交给电焊铺子的师傅,确定师傅完全理解了图纸后便叫蒋梅在电焊铺子里监工,自己则借了电焊铺子的自行车,一溜烟就去了县里最繁华的大街人民路。
人民路附近有许多饭店,贺兰买了包烟,看见出来倒厨余垃圾的伙计便上前散烟跟人套话,没走几家就把人家饭店的粮油供货商和供货价给问了个一清二楚。
相州比较大的粮油批发商都集中在团结路附近,贺兰拿着地图按图索骥,踩了一个小时的自行车才来到目的地。
批发粮油的地方附近肯定少不了调料店,贺兰顶着一张青涩的脸,出其不意抓住一切机会在各色店里大砍价,直砍到店主将她看做哪个大饭店老板的关系户出来做采购,满脸堆笑的又是送围裙、送调料瓶、又是承诺免费送货上门才作罢。
傍晚时分娘俩蹬着新打造的三轮车回到家,房门口堆着两大袋子土豆,是清早贺兰跟陈雪华预定的。
这时候的土豆便宜,一毛五一斤,两大袋还不到三十块钱。
娘俩将捡便宜买到的烙锅抬到三轮车上,严丝合缝不留一丝空余。
贺兰比划着三轮车上空出来的大片地方,说道:“今天来不及了,明天我去市场买四个不锈钢方盘,用来装薯片最合适。”
蒋梅听贺兰说过薯片是什么,这时突发奇想说道:“那东西非得用不锈钢盘子装吗?我会编筐,不如我按尺寸编四个筐子吧,省一点是一点。”
安家费总共才三千块,看起来多,实际上落脚在陈庄村才两天她们已经花出去五六百块了,蒋梅止不住的肉痛。
贺兰知道她的心思,便顺着她说可以,“不过你准备用啥编呢?现在柳树才抽芽,不能编筐吧?”
蒋梅兴冲冲地说:“昨天在旧货市场我看见有卖塑料编织带的,那么大一捆才五块钱,不知道能编多少筐子出来呢。”
于是贺兰又跑了一趟旧货市场,给蒋梅带回来两捆编织带。
蒋梅说话办事实在,她说会编筐子就是真的会编,五颜六色的编织带在她手里上下翻飞,一个多小时过去一个长方形的编织筐不仅在她手下成了型,花纹还蛮漂亮的。
编织筐往三轮车上一放,与烙锅配合得天衣无缝,贺兰拍着巴掌高兴到跳脚,说:“太好了!
再多编几个出来,大的小的都要,还要能翻盖儿的。”
蒋梅鲜少得到鼓励和夸奖,心中万分高兴,晚饭都是草草吃过就算,一头就扎在灯下努力编筐。
贺兰则将白天买回来的调料逐一称重,或是研磨或是烘烤,然后按照特定比例混合到一起。
半个晚上的工夫蒋梅得到了大大小小十来个编筐,贺兰则分别配出了奥尔良味、烧烤味、麻辣味和蒜香味四种调味粉。
活动一下酸痛的肩颈,贺兰打着呵欠说道:“明天起早收拾土豆,快的话中午就能出摊了。”
蒋梅心中不由得既紧张又激动。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