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元春虽然进了继后宫中,但是皇家的人个个都是人精。
那些皇子如何不知道三皇子和荣国府的这番动作。
尤其是大皇子更是用贾元春这件事当面嘲讽太子,让太子极为恼火。
宁荣二府是皇帝绑在太子这条船上的,至少现在他们根本没有机会下船。
这种两面讨好不仅得罪太子,只怕其他皇子以后想要拉拢,也不敢用吧!
一旦贾家成了上位者的眼中钉,石慧的任务也无从说起。
石慧决不允许贾家毁在史氏婆媳手上。
正好皇帝令太子主管户部,如今西北边关不宁,皇帝这些年颇为崇尚奢侈,又“心慈手软”
。
京中权贵向朝廷借钱成风,以至于国库空虚。
这天下的敌人再多你都有机会熬过去,唯独上位者是不可以强行熬的。
眼看贾敬出孝在即,因身上打着太子党的标签,皇帝和其他皇子本就要打压,若是得罪了太子简直是不敢相信。
如果不打破僵局,只怕贾敬很快就会扛不住压力,弃家炼丹去了。
在贾蓉成长起来之前,石慧绝不想看到这样的结果。
没有贾敬在家镇着,石慧非常担心她会弄死贾珍。
正好宁荣二府分别欠了户部三十万两,虽然是当年接驾欠下,却是两府的先祖白纸黑字写下的借条。
如今太子正为国库空虚烦恼,不妨就利用这件事表忠心了。
只是带头还款多少会得罪其他欠款的人。
石慧一面整理出三十万两,一面置备了礼物送去各位老亲家中。
知会一下老亲,宁府决定还钱。
正所谓礼多人不怪,石慧好心好意通知到了。
那些人纵然心中不悦,面子上也不好说什么。
贾敬开始有些犹豫,最后还是同意了石慧的主意,亲自带着三十万两求见太子。
去见太子没有直接送到户部,这就是表忠心。
同时也表达了贾家绝不会另投他主的意思。
还钱这事得罪的是欠钱的大臣和其他皇子,取悦的却是皇帝和主管户部的太子。
得罪的大臣并非生死之仇,只要有利益便可挽回,得罪的皇子原本就不是同路人倒也不过太过忧心。
果然事后太子对宁府多有信赖,如今太子便是艰难些,到底没有倒,贾敬在朝中至少还有所靠。
而另一面,趁着史太君和王氏注意力都在送贾元春的进宫的机会,贾琏终于忍不住来找石慧指点迷津。
石慧没有说什么,却写了一封信让贾琏送去自己的娘家礼部侍郎许府。
当初贾敬考中了进士,又在吏部为官,一心转文,就给儿子求娶了礼部侍郎家的次女,也就是许氏。
许家不是什么世家,原是耕读传家。
从上五代也就是许氏的父亲做到礼部侍郎官算是最大了。
若非如此,一般书香门第的女儿也不会轻易许给勋贵之家。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