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丝特走到搁在大客厅一角的三角钢琴边。
她双手一按到琴键上,十个指头就机械地弹出一支曲调来。
那是一支古老的华尔兹,这首乐曲使她不禁想起自己的学生时代和某些节期。
它使她想起了卢西亚。
卢西亚如今在哪儿呀,她感到纳闷。
这个少女时期的朋友好一阵没有写信来,她好一阵没有收到她那种写得言过其实可又十分有趣的信了。
卢西亚寄来过几本法国杂志和时装样本,她还没谢过她呢。
这些东西如今都在钢琴顶上,和没人翻阅的乐谱堆在一起。
埃丝特凄苦地淡淡一笑,手指又敲出了一个和弦。
在这偏僻的地方,在这荒原上,时装样本又有什么用?在塔博加斯,每逢圣若泽节,在伊列乌斯,每逢圣若热节[25],大家穿的服装落后于时代不知有多少年,她实在不可能穿她那位朋友在巴黎穿的新装啊。
唉,卢西亚怎么能想象这个种植园,这座埋没在可可林里的屋子的情景,怎么能想象这儿池塘里那吞食青蛙的毒蛇的叫声呢。
再说,还有那座森林——它就在大厦背后,无穷尽地伸展出去,只见一根根树干,活像个迷宫,树干上缠绕着藤蔓。
埃丝特怕这森林,就像人们怕敌人一般。
她肯定相信,她这辈子永远没法习惯这地方了。
这是一种自暴自弃的想法,因为她明明知道,自己这一辈子休想离开这儿,离开这个种植园,这个叫她万分惊慌的陌生世界。
她诞生在巴伊亚她祖父母的屋子里,她母亲上那儿去生产,结果难产身亡。
她父亲在伊列乌斯经商,当时刚开始发展他的事业。
因此,埃丝特跟她祖父母待在一起,他们溺爱她,把她给宠坏了,不管她多么任性,总一味迁就她,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她身上。
她父亲在伊列乌斯开办的仓库很兴旺,有时候回来一次,为了商务,通常每年到州府来两次。
他女儿进了巴伊亚最好的女学堂,那是家嬷嬷办的学校。
她起初是通学生,后来,祖父母去世了,就寄宿在学校里。
这对老夫妻是在一个月里接连着去世的。
埃丝特戴了孝,可是当时倒也不觉得孤苦伶仃,因为有一批同学在一起,大家一起读法国小说和关于公主的传奇,憧憬着一种看上去很美丽的生活。
她们有未来的打算,每个人都有,那是些天真烂漫、野心勃勃的打算:什么为了金钱,为了爱情结婚啦,穿时髦的新装啦,上里约热内卢和欧洲去旅行啦。
她们全都这样梦想着,只有热妮一个人情愿做修女,一天到晚做祷告。
埃丝特和卢西亚呢,是全校衣着最讲究的姑娘,又是校花,她们海阔天空地胡思乱想。
在文娱活动的时候,她们在校园里谈着这一类梦想,在静悄悄的宿舍里也谈着这一类梦想。
埃丝特站起身来,离开钢琴边,最后一个和弦的回响消失在森林里了。
唉,学生时代的日子多快活呀?她想起来了,当初姑娘们都巴不得日子尽量过得快,这样就可以早一天过更有劲儿的生活。
那时候,所有的嬷嬷当中最和蔼可亲、最了解人的一个,安热莉卡嬷嬷对她说过一句话。
当初,安热莉卡嬷嬷把一双纤手按在这学生的肩上——多纤瘦的肩膀啊?——跟她说:
“埃丝特,眼前的日子是再美好也没有了,因为还可能有梦想。”
她当时不懂得这句话的意思。
一直过了好多年,这句话才重新涌上了心头,自此以后,就差不多每天都想到它啦。
唉,快活的学生时代呀?埃丝特走到外面前廊上,那儿有一张吊床在等待着她。
她躺在吊床上,望得见那条大公路,只见每隔好半晌,有个工人在路上走过,不是上塔博加斯去,就是上费拉达斯去。
她还望得见一排风干槽,槽里晒着可可豆,种植园里的黑人工人们用脚在里面踩着。
她在学校里修完了学程,连参加卢西亚和那大名鼎鼎的阿尔弗雷多医生的婚礼也等不及,就到伊列乌斯去了。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