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拾眼望着传来童谣的小山说:
“孩子们已经来啦。”
看见星枝的父亲也一道来,南条在晦暗中蜷缩起身子。
阳光炽热,星枝也焦灼不安。
她专注地四面看了看,一眼认出南条,就不由得加快脚步,企图走过去。
父亲只顾观看溪流和对面的群山,没有在意。
“那帮孩子是借胜见的房子住的呀。
他们都是东京体质虚弱的儿童。
一想到连胜见的蚕种养殖场也成了孩子们的住所,就觉得可怜。”
星枝心不在焉。
“不过,总比大仓闲着让蜘蛛结网强吧。
这也许是胜见的派头。
这就叫做不养蚕卵养人卵,让人茁壮成长。
胜见的口头禅是:为社会、为国家服务,哪怕白借给他们住也行。
连葬礼也是那样。
记得那时我曾对你讲过,他是蚕种界的第一流人物,甚至从总裁宫得到了两万奖金哩。
他不仅在地方,而且在中央蚕丝工会,也是举足轻重的人物。
他的葬礼办得太寒伧了。
他本人总以穷乡僻壤的村夫自居,简朴得也太过分了。
许多蚕丝界的知名人士都特地从东京赶来参加丧礼。
我是他的朋友,连我都觉得不体面。
但据说这是根据他的遗言,把办丧事的费用捐献给村里了。
万事都是按这个基调办的呀。”
“是吗?”
“近来什么体质虚弱的儿童之类的名堂,好像很流行哩。”
“嗯。”
“以前学生每年都到胜见这儿来。
他们是蚕丝专科学校的学生,是来实习的。
为了研究蚕种而漫游世界,这样奇特,恐怕只有胜见一个人啰。
他素负盛名,人们总想选他担任县议会议员或国会议员。
可他总是说,养蚕太忙,没有那种闲工夫,还是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对国家有用。
他一辈子与蚕打交道,男子汉再没有像他这样令人钦佩的了。
他没有任何贪图,我太喜欢他啦。”
绕过小山山麓,首先出现在他们俩面前的,是胜见家。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