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天吾 另有主意-《1Q84 BOOK 1:4月~6月》

第2章 天吾 另有主意(第1页)

天吾最早的记忆是一岁半时的。

母亲脱去衬衫,解开白色长衬裙的肩带,让一个不是他父亲的男人吮吸乳头。

婴儿床上有个男婴,那大概就是天吾,他把自己当作第三者进行观察。

也许那是他的孪生兄弟?不,不对。

躺在那儿的大概就是一岁半的天吾自己。

他凭直觉知道是这样。

男婴闭着眼睛,呼吸细匀地睡着。

对天吾来说,这是他人生最初的记忆。

那大约十秒钟的情景,鲜明地烙印在意识中。

既无前因又无后果。

仿佛被洪水淹没的街市上的尖塔,这段记忆孤零零地,在滚滚浊流中探出头来。

只要一有机会,天吾就向周围的人打听:您能回忆起来的人生最早的情景是几岁时的事?许多人只能想起四五岁时的记忆。

最早的也不过三岁。

更早的例子一个也没有。

看来孩童能把周围的情景作为有一定逻辑性的事物进行观察并认识,似乎至少要到三岁以后。

在此之前,所有映入眼帘的情景只是不可理解的混沌状态。

世界像一锅稀粥,黏糊糊地没有骨骼,无从把握。

它还未在脑中形成记忆,就从窗外一掠而过。

不是父亲的男人吸吮母亲的乳头这一幕的意义,一岁半的幼儿当然无从判断。

这一点很明确。

所以,如果天吾这段记忆真切无误,他一定是未作任何判断,只是把目击的场景原样烙印在视网膜上。

如同照相机把物体单纯地当作光和影的混合体,机械地记录在胶片上。

于是随着意识的成长,这保留并固定下来的影像一点点得到解析,被赋予意义。

但是,这种事在现实中到底是否会发生?在幼儿脑中保存这种影像是否可能?

或者这只是伪造的记忆?一切都是他的意识在事后为了某种目的和企图,随意虚构出来的?这种可能性,天吾也充分考虑过,并得出了“恐怕不是”

的结论。

如果说是虚构的,这段记忆未免过于鲜明,过于有说服力了。

其间的光线、气味、心跳,这些真实感强大难拒,无法认为都是赝品。

而且,假定这种情景果真存在,什么事都能顺理成章地解释,不论是从逻辑还是从感情的角度。

这段长度约为十秒的鲜明影像,常常突如其来地出现在眼前。

既无征兆,又无犹豫,连个敲门声也没有。

有时是正坐在电车上,有时是正在黑板上书写算式,有时是正在吃饭,有时则正在和谁对坐交谈(比如说就像这次)。

它说来就来忽然造访,像无声的海啸,排山倒海地汹涌而至。

等回过神来,它已经矗立在眼前,手脚已经麻痹,时间长河忽然断流,周围的空气变得稀薄,呼吸无法正常进行。

四周的人和物悉数化作和自己无关的东西。

那道液体的高墙将他全身吞噬。

尽管感觉世界被锁进黑暗,意识却并不因此模糊,只是迅速转换轨道,某些部分甚至变得更为敏锐。

没有恐惧,却睁不开眼。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