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上的人家都搬空了,大地也因此显得空荡荡的。
只有那些用波状铁皮盖成的白闪闪的拖拉机棚子才有些生气,这些棚子也只是因为有了那些机器、汽油和机油,有了闪闪发光的带圆盘耙的犁,才有了生气。
拖拉机上装着亮晃晃的灯,因为拖拉机是没有昼夜的,圆盘耙在黑暗中掀开泥土,在白天发出闪光。
当耕马停止工作,走进马棚去的时候,马棚里是有生气、有活力的,那里有呼吸,有温暖,还有马在干草上换蹄和马嘴里嚼着干草的声响,耳朵和眼睛也都有生气。
仓棚里有生命的温暖,有生命的热力和气息。
但是拖拉机的发动机停下来的时候,四周却像拖拉机的铁壳一样,死气沉沉。
拖拉机身上的热气消失,就像死尸的热气消失一般。
那时候,波状铁皮的门关上了,开拖拉机的人坐汽车回镇上的家去了,也许离这里有二十英里路,他几星期、几个月都用不着回来,因为拖拉机是死的。
这种办法很简便,工作效率也高。
由于太简便,工作中便再没有什么奥妙,土地和土地的耕作也就再没有什么奥妙了,而且随着这种奥妙的消失,人对土地的深切了解,人和土地的情谊也就消失了。
这么一来,开拖拉机的人养成了一种轻蔑的心理,这种心理只有一个没有理解、没有情谊的陌生人才会产生。
因为钾肥与土地不是一体,磷肥与土地也不是一体,棉花纤维的长度与土地也不是一回事。
人体里的碳元素不是人,盐分或水分也不是人,钙元素也不是人。
人包含着这一切,而他的价值却远过于这一切—土地的价值也远过于它本身的化学成分。
人比他的化学成分更有价值,他在土地上走着,掉转犁头,让开石块,按下犁把,滑过泥土里冒出来的石头,他跪在地上吃午饭。
本身的价值超过体内化学成分的人,也知道土地的价值超过它的化学成分。
然而在土地上开动着没有生命的拖拉机的人,却只懂得化学,并不理解土地,也不爱好土地,他对于土地、对于他自己,都是藐视的。
只要波状铁皮门一关,他就回家去,而他的家呢,也与土地不相干。
那些空房屋的门敞开了,随风摆来摆去。
市镇上成群的孩子跑来把窗户打破,在垃圾堆里翻来翻去,搜寻宝物。
这里有一把刀,缺了半边刀口。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