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心是孤独的猎手》

前言(第3页)

这部更短、更脆弱的小说也部分地展现了相同的品质。

但它显然比第一部要差一些。”

人们或许会想要更多的论证,好知道它差在哪里。

然而,令人震惊的是卡森·麦卡勒斯对被认为是“反常”

的东西的关注。

无比喜爱《心是孤独的猎手》的评论家罗斯·费尔德也写道:“我们把麦卡勒斯女士比作威廉·福克纳:事实上,她似乎试图向福克纳最病态的部分看齐。”

由于诸多言论针对这种病态,针对她对“反常”

的喜爱,卡森·麦卡勒斯不得不多次表达自己对这部小说的观点,更多的是对文学中“正常”

的看法。

她试图在《写作笔记》中总结:“对病态的指责是不公正的。

只能说,作家的写作是从他潜意识里的种子开始的,这粒种子一点一点地生长。

大自然从不反常。

只有缺乏生命力是不正常的。”

一九六七年,去世前不久,她在《金色眼睛的映像》的笔记(保存于得克萨斯州奥斯汀市卡森·麦卡勒斯基金)中写道:“我忙于各种家务,每天打扫我们的小公寓。

我累了。

我没有想到要开始写另一本书,但一不留神,站岗士兵这个灵感就占据了我的大脑,我写下:和平时期的陆军驻地沉闷寂静。

一个又一个人物在那里诞生,在那里确立(……)这个故事侵入了我的生活,我从来没有写得如此愉悦。

叙事的风格是最重要的,字词的奇迹每一天都令我陶醉。

通常情况下,我平均每天写一页,但令我惊讶且快乐的是,这篇故事我每天能写四页,有时甚至能写到六页。”

接下来,卡森·麦卡勒斯的主要任务便是与疾病战斗,努力存活,不顾一切地写下去。

疾病最初的几次发作是在《心是孤独的猎手》出版后不久,却未被正确诊断。

这是一种急性类风湿关节炎,发作了好几次,因误诊而未引起关注,最终导致她身体左侧瘫痪。

此外,她的情感生活一片混乱。

她和利夫斯·麦卡勒斯先是离婚,后又复合。

一九四二年十一月十五日,她爱着的安娜玛丽·克拉拉克—施瓦岑巴赫从自行车上摔下来,死在了瑞士。

这对她打击很大。

安娜玛丽·克拉拉克—施瓦岑巴赫去世时刚刚三十四岁。

卡森二十五岁。

她不知道自己已经走过了一半的人生。

但她朦胧地感觉到,安娜玛丽的死亡以悲剧的方式为她的青春烙下了结束的印记。

随后,利夫斯·麦卡勒斯去了战场。

她成了一个战争新娘,不断地给利夫斯写信,等候回音——他在信里讲述自己在法国的见闻,以及对这个国度的爱。

一直以来,卡森都爱喝酒精饮料,尤其是热樱桃茶,里面的樱桃往往比茶更多。

这逐渐导致其健康的恶化,显示出她的一种自我毁灭的倾向。


(第3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