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悔不当初-《杀人的祭坛》

第14章 悔不当初(第2页)

大家都同意石井的看法。

也就是说虽然有罪犯的线索,但刑警们并未注意到。

“即使是这样,那为什么到现在才溜进新屋的房间呢?如果这件东西如此重要,早就该溜进来了呀!”

“看来是在新屋的尸体被发现以前,罪犯并不清楚他住在哪里。

在发现尸体并弄清其住址后,他想等风头过后再采取行动。”

“如果这件东西如此重要,那在谋杀前就应该取走了。”

“在谋杀新屋时,即使找到了这件东西,但还不清楚新屋是否告诉过别人。

我们开始调查光子和岸本以后,对他们来说这件东西突然变得非常危险。”

石井的看法是以光子和岸本为嫌疑人而得出的。

从这一新的观点出发,刑警们再次搜查了新屋的房间,新屋的遗物都列有清单,但并未发现丢失了什么东西。

贼虽然溜了进来,但并未找到他想要的东西。

也有人认为是流窜的小偷干的。

但是,旁边有好几家既没关窗户而且屋内又有现金。

看来这个贼并不是要偷钱,而是专程溜到新屋的房间里来的。

“他想找新屋的什么遗物呢?”

刑警们开始讨论窃贼作案的目的。

这肯定是对谋杀新屋的罪犯极为不利的东西。

这是能联系到罪犯的线索,或是能明确指出罪犯是谁。

但是,要是有这种东西,刑警们应该马上就能注意到。

“新屋到底掌握了什么证据呢?”

“这个证据是以什么形式保存在什么地方呢?”

“新屋肯定把对罪犯来说致命的证据藏在哪里了。

罪犯正是为了取走证据,才溜进新屋房间的。”

“是否是新屋事先想到他会跑到家里来找而保存在银行的保险箱里了?”

有人提出了这种可能性。

“如果保存在银行保险箱里,那他的遗物中应该有相应的钥匙呀。

但我们只找到房间和汽车的钥匙。”

“那可能他托付给别人保管了。”

“这种东西会托付给谁呢?”

“会不会是他自己给弄丢了呢?虽然弄丢了,却仍然对罪犯说自己掌握着证据。”

石井又提出了一个新的意见。

“罪犯应该并不知道证据已经丢失了。”

福山觉得眼前一亮。

“但是新屋怎么会把发财的武器弄丢呢?”

有人提出了疑问。

“新屋当时拿到这件东西时并没有意识到它的重要性。

或者虽然意识到了,但并没想到要以此来恐吓对方。

后来新屋的想法发生了变化,开始恐吓罪犯。”

“也就是说在证物丢失后,新屋才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并且开始恐吓,是吗?”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