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5月16日早晨,位于新宿区柏木一丁目的公寓管理企业、日平建设公司总部由于受到了警视厅的搜査而乱成了一团。
日平建设公司是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建筑市场空前繁荣的时期利用5000万日元资金成立的公司。
同年9月,他们得到了东京都的经营许可证,对大型公寓进行建筑和管理。
作为该公司的周转资金,他们开始考虑如何利用大众手中的闲置资金进行投资,并成立了以社长隅谷博久为首三名骨干参与的小组,提出了公寓投资法这一新招。
这种方式共有两种:一种是“参加经营式”
;一种是“特别所有式”
。
前者是“一股50万元,三年返还。
期满后除了返还本金外还以每月1分2厘的利率支付利息”
。
后者是“每股100万元,期限一年。
期满后除返还本金外还支付本金20%的利息”
。
也就是以“最优惠的投资增值方式”
广泛收集民间的闲置资金。
于是在这种高利率回报的引诱下,他们从大约300多名投资者手中征集了4.3亿元的资金。
投资者中有将退休金、养老生活金投入进来的。
在这个投资商法的启动过程中,初期的确运行正常,可以对投资者兑现当初的利息回报。
后来,心气极高的社长隅谷又将这些资金投入了建设保龄球场和汽车旅馆。
而且他还大建豪华私宅,并从赤坂赎出了艺妓,供自己享受。
隅谷30多岁,仍为独身。
他大学毕业后进入了一家一流的商社,过了几年职员生活。
那些年里他默默无闻,但心中却等着出人头地的一天。
正好在房地产热的时期,他看准了行情,竭力说服了几名好友,共同投资成立了“日平建设公司”
。
其中大部分资金是他继承父亲变卖土地得来的钱。
他们利用投资商法的新招数,事业竞然越来越大了。
其实这并不是隅谷的个人能力,但他毕竞在30来岁的时候成了一家公司的社长,而且事业有成。
开始时,他还可以和从同一商社出来的朋友共谋大计,但后来他便渐渐地变成了“一言堂”
,独断专行。
为此,朋友们都离他而去。
这个时期正处于泡沫经济之中,所以他的一些错误决断暂时还没有看出多大损失。
但进入了日本经济停滞期后,加上他的体力下降,身体患病等等多种因素,他的混乱经营导致的业务滑坡就愈发明显了。
由于他多方出击,牵扯了许多的资金,因此需要巨额资金的主业——公寓建设便显得捉襟见肘了。
但此时的隅谷不但不迅速收缩战线,反而隐瞒事实真相,肆意夸大成果,欺骗更多的投资者上当,又募集到了一大笔资金。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