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动一时、引起大众强烈兴趣的“斯泰尔斯庄园案”
已渐渐落下帷幕,尽管如此,此案人尽皆知,我的朋友波洛和那家人都要求我把整个故事写出来。
我们相信,这将有效地制止那些仍在流传的耸人听闻的传言。
因此,我决定简单地写一下我和此事有关的情况。
我因病从前线返乡,在一家十分压抑的康复医院里待了几个月,获得了一个月的病假。
我既没有亲戚也没有什么朋友,就在我琢磨着如何度假时,碰巧遇上了约翰·卡文迪什。
这么多年我们几乎没怎么见过面,实际上,我也根本不了解他。
虽然他不像是四十五岁的人,但实际上整整比我大了十五岁。
小时候,我就常常待在位于埃塞克斯的斯泰尔斯庄园——他母亲的别墅里。
叙旧、寒暄过后,他邀请我去斯泰尔斯度假。
“过了这么久再次看到你,母亲一定很高兴。”
他补充道。
“你母亲好吗?”
我问道。
“嗯,很好。
你知道她又结婚了吧?”
可能我脸上已经明显地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卡文迪什太太嫁给约翰的父亲时,他是个鳏夫,并且有两个儿子。
印象中她是一个风姿绰约的中年女性,而现在,少说也有七十岁了。
我记得她精力充沛,做事独断专行,喜欢慈善、社交、义卖,是个慷慨的女慈善家。
她是个大方的女人,名下的财产也相当可观。
这座乡间的庄园是卡文迪什先生在他们结婚后不久购买的。
他原本就对妻子言听计从,去世之后,更是把这块地方以及大部分财产都留给了他妻子。
毋庸置疑,这种安排对两个儿子是不公平的。
不过,后母对他们非常慷慨。
父亲再婚时他们还很小,所以一直把她当做亲生母亲。
弟弟劳伦斯是个优雅的青年。
他已经获得了医生执照,但一早就放弃了这个职业,待在家里追逐文学梦想,尽管他在诗歌写作上一事无成。
约翰做过一段时间的律师,不过最终还是选择了更为适合自己的乡绅生活。
两年前他结了婚,带着妻子住进斯泰尔斯。
虽然,我精明的头脑让我怀疑他更愿意母亲多给他点补贴,好让他有个属于自己的家。
不过,卡文迪什太太是个很有主意的人,希望别人都听她的命令,在这种情况下,她拥有绝对的优势,就是:财权。
约翰留意到我听说他母亲再嫁后的惊讶,勉强挤出一个苦笑。
“还是个糟透了的小瘪三!”
他恶狠狠地说,“我跟你说,黑斯廷斯,我们想过快乐日子都很难。
说到艾维[1]——你记得艾维吗?”
“不记得了。”
“哦,可能你离开之后她才来的。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