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公与王、鲍、温、凌四位大人下轿来,仔细看了那惨不忍睹的场面。
彼此面面相觑,不免忧心忡忡。
狄公道:“狱吏何在?”
一位眉须皤白的老典狱战兢兢上前叩见狄公。
“老爷,卑职老朽昏瞀,力不从心,禁约不住那一群行凶肆暴的乱民——”
狄公慈颜道:“这岂是你的过失?八名老弱兵丁如何抵挡得住义愤填膺的数万百姓。
你好生将这现场清理了,派人将僧人的尸身全数埋掉。”
他转脸对王文钧道:“王大人,算来亦应是下官的疏忽。
只因临濮县出了滋乱的山贼,故鲁莽将镇军全数遣去剿匪,致有今日之不测。
我须将此变故详尽备文申呈,还望四位大人签押执证!”
王文钧道:“普慈寺僧一案,我们四人首尾躬亲,耳目所历。
百姓逞暴,事出有因,淫僧毙命,实属偶然。
刺史大人有何过失?上峰但欲追究,我们四人可持理力辩。
佐证凿凿,还望狄大人宽心理政,收拾残局。”
狄公恂恂道:“多谢四位大人一片厚意。
——只因当今圣上好佛,缁衣势众,庙堂之下,江湖之上,正不知蓄养着多少不耕而食、不织而衣的僧尼。
普慈寺案发,且不说释门腥臭,佛面无光,朝廷上还多有为这帮犯奸贪淫的僧人辩解的。
再有那等炙手可热的显赫名僧更会在圣上面前撩拨是非。
万一上峰发罪下来,下官有口难分之时,还望四位大人仗义执言,为下官及濮阳百姓争辩一二。
则狄某感谢不尽。
——普慈寺寺产及浮财已列了清册,籍没入官。
剩余那四十来名僧人也遣散旧农,令其自食其力,并娶妻养子,克尽人事。”
嗣后,狄公又邀四位大人走马去城内各处巡视一周,见通衢大街,市井闾闾,一派平和气象,店肆买卖兴隆,人群熙熙攘攘,笑容满面,似不曾发生过什么惊天动地的暴乱之事。
狄公乃放下心来,回到州衙门口与王、鲍、温、凌四位大人—一拜谢辞别,于是独个策马回到府邸。
狄府内已摆上丰盛的家宴。
狄夫人及二夫人、三夫人早得洪参军口信,乃大梦初醒,解了疑团,不由更敬重狄公了。
黄杏、碧桃身穿华丽鲜艳的衣裙,腰系玉带,足蹑朱履,也被请上了宴席。
狄公走进前厅,大家都跪拜行礼,很快便笑语飞声,喧闹成一片。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