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幸的名字藤田组伪钞事件 1 -《疑点》

不幸的名字藤田组伪钞事件 1 (第1页)

三月末的一个雨天,安田在岩见泽车站下了车。

昨天夜里歇宿于札幌,今天一大早便起程离开札幌,抵达岩见泽是上午十点钟左右。

他拎着一只手提包,在出租车候车点排了大约半小时的队,由于下雨,等候出租车的旅客队伍特别长。

车站前的商店街在雨中显得灰蒙蒙的,安田在冷飕飕的风雨中眺望着商店街的景象。

以前去旭川的时候曾途经岩见泽,但在这儿下车还是第一次。

终于排到了,安田赶紧钻进驶过来的车内,雨丝滴在脖颈上凉凉的。

告诉司机去月形町后,司机立即踩下油门,车子起步出发了,方向往西。

车内的暖气和车外的雨水给车窗蒙上了白茫茫的一层水汽,使得窗外驶过的街景也模糊了,驶过这一段街景后,道路变得又宽又直,前方大片大片的农田扑入眼帘。

雨刮器在前风挡玻璃上画出一个透明的扇形,从扇形望出去,齐整而枯索的田野一望无垠,看不到一点山的影子。

按地图上的标注,目的地应该是在一座山脚下。

“月形町面积很大吗?”

司机默不作声地开着车,安田从背后向他问道。

“差不多占了岩见泽的三分之一呢。

这一带是北海道的粮仓,而月形町是其中的稻米集散地。

除了这个,也没什么好游玩的了。

这里以前是桦户集治监(1)的所在地,曾经很有名的,不过并不是什么好地方。

这位客人,您也是去参观那里的行刑资料馆的吗?”

司机松弛的眼睛,从内后视镜中盯着安田问道。

“我一眼就看出来了。

这阵子,我载过好几位客人都是去那儿参观的。

月形町的行刑资料馆是由町委会经营的,要是观光客人蜂拥而至就好啦,可惜这一带至今还是偏僻得很,特意从札幌再过来参观的人太少了,搞得每年都是赤字。”

听到安田肯定的回答后,司机兴致勃勃地说道。

话虽这么说,但月形町还是印制了一份类似导游图的宣传册页,还题了个名字叫“历史之乡·月形”

,安田在旭川的友人就送了他一份。

上面印着几首土屋文明写的诗,其中一首是这样写的:“久有访古心,今游囚人堡;夜车趁夜行,晓问桦户道。”

由于有着北海道集治监所在地这层因由,不管是谁总会被勾起一种对明治时代(2)的黯淡思绪。

土屋文明是何时来此访游的不得而知,只是如今已不是“桦户道”

,而是“月形道”

了。

宣传册页上写道:“说到月形,就不能不提‘桦户集治监’。”

并简略地介绍了它的历史。

明治十四年八月,在石狩川右岸须部都太地方一片未开垦的无名地(今月形町前身)上建成设置了桦户集治监,至今已有九十余年历史。

当时这里只是繁茂无边的原始森林,一条大河石狩川悠然穿过其中,常年笼罩于浓密的雾霭之中。

明治政府成立后,虽然陆续完备了国内各类行政机构,但由于“佐贺之乱”

“神风连之乱”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